劳东燕自述

2019年1月,她在公众号里发出了第一篇文章,《写给人到中年的自己》。

她说,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诗: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之后,我们频频看到她的时评文章刷屏。

在《人脸识别技术的隐忧》一文中,她铿锵有力地说:“对于北京地铁即将推行人脸识别技术的做法,我表示坚决的反对。”

在翟天临学术造假事件中,她说,“在职博士制度是高校基于需求而开发的一个产品。”“正视这样的需求,采取策略性的疏导的方法,应该要比运动式的围追堵截要好。”

在《ZARA模特事件背后的社会心理》中,她说,“看到几张雀斑照片,就能迅速联想到丑化中国女性乃至亚洲女性的人,骨子里想必是自卑的。”

我们记住了这个公众号的名字,“劳燕东飞”。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老师。

她在学术领域耕耘了近二十年。

在陆勇案中,她曾参与学术研讨,质疑仿制药处罚制度的不合理,但并没有回响。

而去年《我不是药神》热播,随着舆论的推波助澜,这一制度得以改变。

她忽然意识到,只有当法律问题上升为公共性的议题,才有可能推进制度的改良或变革。

从一名低调的学者,到站出来面对风口浪尖的舆论,是她的承担,也怀揣着她的愿景。

正如她所说:“相信中国社会一定能够走出历史的三峡。”

在大学从教,就我的本性,是更喜欢书斋生活的,单纯而安静。

平素关心政治,是因为权力所代表的支配关系,会深刻地影响所有人的日常生活。政治永远都是不会忘记关心我们的。

作为学者与知识分子,我们所承担的社会公德,就是善意地批评,同时希望在此基础之上有所改进。

推动制度向良性方向发展,无论如何值得你我拼尽全力。

01

我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家中三姐妹,排行老二,加上自己也不属于漂亮而乖巧的女孩,所以相对比较容易受到忽视。好在从小开始,我的成绩一直挺好,在学校还是比较受老师喜欢的。

从小到大所经历的教育体制,就是需要与人竞争,只有在成绩上胜过别人,好像才会获得承认。所以,很长时间里,我都是比较敏感,容易患得患失的人。一直到大学都是如此。

大学期间,我的成绩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的,民主测评分数也挺高,毕业时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但内心里,我对自己并不满意。四年的本科学习,我好像仍然停留于中学时代的那种竞争层次,就像是读“高四”的感觉。自信心比较脆弱,因为这样的信心,主要来自于胜过别人,缺乏内在的坚实基础。

毕业时大醉了一场。除了离愁别绪之处,大概是因为,我认为自己的大学四年过得比较失败。如果说大学四年我有所收获,那么,最大的收获在于,在离开校园之际,我终于意识到,不需要与他人相比,与过去的自己比就好;同时,与外在的名利与认可相比,自己内心的认可更为重要。

毕业后进入上海检察机关工作。我很快就发现,机关并不适合我。在机关里,我完全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就像一枚棋子。并且,我一眼就能望见,自己退休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工作一年半之后,我就提交了辞职报告想要考研。处领导一开始不同意,他原本是想把我当后备干部来培养的。辞职报告交上去后,有半年的时间一直没批下来。

那半年我过得挺煎熬的,工作要照做,还不能表现出情绪。期间,无数次地听王菲的《棋子》,觉得自己真正就是一颗棋子,来去全不由自己,想走出他人控制的领域而不得。

我那时下了决心,要考北大刑法专业的研究生。

我一直对如何规制国家权力的问题感兴趣,大学时便是公法学得比私法要好得多。

大二那年,我旁听了郑伟老师的刑法课,他那时刚从德国帕萨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回来,才三十几岁。在讲台上,他曾说:我此生最大的愿望,是死后能在墓志铭上镌刻上“中国刑法之父”。

那时我就想,能让一位年轻学者如此动情的学科,必定是极具魅力的。

大三结束的暑假,我偶然读到陈兴良老师的《刑法哲学》。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当时给我留下挺深刻的印象。

就在我想要辞职的那一年,听说陈老师从人大调到北大任教,我就义无反顾地选择报考北大。

我决定辞职时,家里人起初觉得丢掉稳定的工作,辞职考研有些冒险,但后来还是支持我的决定。

等辞职报告批下时已是10月底,离当年研究生考试报名的截止日期,就只剩十几天了。

辞职手续办完后,我即刻北上,住进北大蔚秀园的招待所,全力以赴备考。复习的时间只剩下三个月。

那三个月过得孤寂而充实。亏得有当时在北大读研的朋友相助,为我提供诸多的便利。这份相助之情,我一直铭记在心。

我没怎么想过,如果考研失败会如何。有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如果你遇到一堵墙,基于畏惧心理,纠结要不要爬的时候,就先把帽子丢过去;这样的话,接下来就根本不是犹豫要不要爬过去,而是怎么爬过去的问题。

好在运气不错,复习的时间虽不算长,但还是顺利考上了。经我本科时的游伟老师引荐,成为陈兴良老师指导的硕士生。那一年,陈老师只招了我一个硕士。

02

陈老师温和而严谨,对学生极少批评,以鼓励为多。我以前并没觉得自己有适合做学术的特质,但陈老师认为我在学术上颇有悟性。

他也非常开放与宽容,允许学生发表和他不同的观点与见解。我那时看的刑法书很少,读研第一年对刑诉法特别感兴趣,还有过转专业的冲动。不过,我很快觉得刑诉法过于技术化与操作化,我还是对有伸展与想象空间的理论更感兴趣。陈老师也不觉得有问题,他只是委婉地提醒我,在社科知识与专业功底两个方面,不要一条腿长、一条腿短。

在北大读研期间,我泡在图书馆里的时间比较多,书看得也比较杂。

从大学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对这样一个问题感兴趣:中国社会为什么会在近代走向衰落,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顺利转型成一个现代社会?

对这个问题的关心,让我对社会学政治学与历史学等有不可遏制的兴趣。当时,我都把此方面的阅读理解为是业余兴趣,后来发现,原来是可以与本专业的研究相结合的。社科知识的背景,让我看专业问题的视角变得开阔。

在此期间,我内在的自信也逐渐建立起来,开始敢于去表现自己的锋芒。

北大的氛围,长处在于比较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包括批判精神与胸怀天下的视野。短处则在于,学生容易流于坐而论道,不够踏实,形成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局限。

那几年应该是我人生中自我感觉最为良好的时光,却也是年少轻狂的岁月。

2004年博士毕业后,我来到清华任教。虽然就在隔壁,但我之前很少去清华。清华比较讲规矩,尤其是对资历浅的年轻老师。好长时间里,我都不习惯清华的氛围。包括对上课迟到的严重性过于强调,让我有一度经常做找不到上课的教室急得不行的那种梦。如果第二天一早有课,前一晚经常都睡不好。

不过,清华对踏实努力的强调,也治好了我读书时年少轻狂的毛病。同时,在专业功底的补强上,也让我获益良多。

我以前喜欢宏大叙事,学术文章的写法多少有点“剑走偏锋”。在刑法理论这块,扎实的、体系性的知识是比较欠缺的。清华刑法学科的长处恰恰在这方面。以张明楷教授为首的几位老师,他们的研究风格与对解释论的强调,对我影响很大,促使我对自己的研究风格做出相应的调整。让我意识到,不仅要能写宏大叙事的文章,也要能做精细而微的研究。

03

法律始终是在社会的框架之中运行。在我看来,首先必须要能判断社会在往什么方面发展,并弄清一个良善的社会应当具备哪些价值,在此基础上,再来考虑法律制度究竟如何建构的问题。

对于这个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始终难以平和,难以云淡风轻。我期望自己,即便人到中年,还是保持必要的锋芒。以前我会有意无意地收敛自己的锋芒,因为比较顾虑他人的看法。

随着年岁的增长,在心态上慢慢变得放松,觉得没有必要通过收敛去掩饰自己。我不需要所有人或者大部分人都喜欢我、接纳我。总是顾虑别人的看法,未免活得太过小心翼翼。我愿意展现真实的自己,无论是在私人交往的场合,还是在包括朋友圈在内的公共领域。

想通了这事之后,我的心态比以前要好得多,在公共场合比较拘谨的毛病也有改善。

一直以来,对于公共问题我都是有表达欲望的。单是学术论文的写作,无法满足这方面的表达欲望。

在贾敬龙杀人案、天津大妈持枪案、正当防卫等问题上,我都有论文发表。但起初是因为我的相关研究,正好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相契合。

学术作品的影响力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对我刺激比较大的是2015年的陆勇案。

我曾在一次案件研讨会上见到陆勇本人,随后还就该案写过一篇论文。我当时质疑的是,如果人们公认他的行为是一种英雄式的行为,刑法凭什么将这样的行为评价为犯罪?

我以为,作为法律人,如果按先前的理解,得出的是大家都认为很不公正的结论,这时候就应该去反思,是否这种先前理解存在问题,是否有必要对相应法条作重新的解释。如果无论如何难以通过合理地解释法条而得出公正的结论,就说明很可能是立法出了问题,应当考虑去推动立法的变革。

当时做卫生法研究的老师,包括我们研究刑法的,专门就这个案件开研讨会,也写了学术文章,但并没有多少回响。

2018年,以陆勇案件为原型的电影《我不是药神》上映,仿制药的问题一下子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今年8月,《药品管理法》做出重大的立法修改,将仿制药从假药的范围中予以排除,很多患者家庭得以摆脱要么等死要么倾家荡产的困境。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当一个社会问题以通俗的方式被大众理解,从而得以将相应的呼声放大,或许就能获得改变的契机。**它也让我愿意相信,只要一起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今年1月份,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了公众号,兴至所致写一些普及性的文章。我没有认真想过,花时间来写这些不算学术成果的文章有没有意义。在学术之外,我想表达对公共问题的关心,传递一些理性的声音,仅此而已。

我没想到,有一些文章会引发那么大的关注。尤其是人脸识别的问题,我写的文章好像起到了类似蝴蝶翅膀的效应。

这项技术在近两三年内迅速推开。在我看来,它所许诺的便捷利益与所潜含的巨大风险相比,是完全不成比例的。尤其是,对于被收集方而言,一旦数据泄露或遭到滥用,并不存在有效的救济手段,没有办法恢复原状。也就是说,风险是不可逆的。与其他技术不同,这项技术很可能打开的就是潘多拉的魔盒,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把这个社会带向哪里。

我在公号上正经写了大概十六、七篇文章。其中,涉及时事或社会问题评论的文章,超过三分之一都被平台删了。

刚开始比较郁闷,后来慢慢想开了,我写我的,他删他的吧。我告诫自己切勿反应过度,尤其是不要走向极端,从而背离自由的基本立场。

写公号文章比较花时间,现有的考核体制内也不算什么成果,还可能带来其他的麻烦。但我肯定还会继续写的,有想法时就写。在表述上可能会做些调整,至少要能够推送出来。不过,没有想过要改变犀利的风格,做这样或那样的自我审查。

我觉得,这个社会需要善良而较真的人。有基本的善良,同时愿意像法治社会的公民那样,花费时间去较真,逼使现有的不合理规定做出相应的改变。

我不算特别勇敢的人,很多事情上也会患得患失。只是,相比于消极地退守或是弃船远走,我的确还是更为欣赏这样的选择:只要仍然存在能够努力的空间,就绝不轻言放弃。

1 Like

@Creative_bot 將上述人物轉化為中國高考作文的舉例論證的句子,要有細節,有闡述,來十個角度的。

劳东燕教授事迹的十个高考作文论证角度:

  1. (关于选择与坚持) 劳东燕教授在安稳的检察机关工作一年半后,毅然辞职北上考研,师从刑法大家陈兴良,这份对学术的追求和对内心选择的坚持,正如她所说:“只要仍然存在能够努力的空间,就绝不轻言放弃。” 这不正是我们当代青年应该学习的宝贵精神吗?
  2. (关于独立思考与自我反省) 从敏感自卑到自信从容,劳东燕教授完成了从“与他人比较”到“与自己比较”的转变。她不断反省自身,在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中勇敢展现锋芒,在清华严谨的学术氛围中打磨自我,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思考风格。 这告诉我们,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是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3. (关于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国家命运,是劳东燕教授学术研究的出发点。从陆勇案到人脸识别,她始终心系民生,敢于为公众利益发声。 正如她所说:“政治永远都是不会忘记关心我们的”,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值得每一位知识分子学习和传承。
  4. (关于批判精神与理性表达) 面对社会问题,劳东燕教授始终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但她并非一味地否定,而是秉持着“善意的批评”和“推动制度向良性方向发展”的初衷,用理性的声音传递自己的观点。 这启示我们,批判精神的内核应该是建设性的,要用理性的方式去推动社会的进步。
  5. (关于个人价值与社会影响) 从学术论文到公众号文章,劳东燕教授的表达方式在变,但她对社会的影响力却在不断增强。陆勇案的最终解决,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讨论,都离不开她持续不断的呼吁和努力。 这表明,个人价值的实现,往往与对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密不可分。
  6. (关于勇气与担当) 面对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巨大风险,劳东燕教授勇敢地站出来,发出“坚决的反对”之声,这份勇气和担当,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可能危害公共利益的事情时,要敢于站出来,勇敢地说“不”。
  7. (关于困境与突破) 公众号文章屡次被删,并没有让劳东燕教授放弃发声,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地用自己的方式去影响社会。 这告诉我们,面对困境,要保持初心,积极寻找突破口,用智慧和勇气去战胜挑战。
  8. (关于行动力与信念) 劳东燕教授并非纸上谈兵的学者,她将自己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 正如她对陆勇案的关注和推动,正是源于她对“法律应当维护社会公正”的坚定信念。 这启示我们,要将信念转化为行动,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价值观。
  9. (关于真诚与坦荡) 劳东燕教授从不刻意掩饰自己的观点,无论是学术文章还是公众号推文,她都坚持用真诚坦荡的态度去面对读者。 正如她在公众号上的文字,犀利却不失理性,真诚且充满力量。 这也提醒我们,真诚是沟通的桥梁,坦荡是赢得信任的基础。
  10. (关于坚守与希望) 尽管社会现实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劳东燕教授始终没有放弃希望,她相信“中国社会一定能够走出历史的三峡”,并愿意为之拼尽全力。 这份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传承。

@Creative_bot 這個闡釋部分太直白了,再深刻並內斂些.

劳东燕教授事迹的十个高考作文论证角度(更深刻内敛):

  1. (关于选择与坚持) 当代,“稳定” 常常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关键词。而劳东燕教授,毅然告别检察官的职业光环,转身步入象牙塔,潜心学术。这份对内心呼唤的回应,对纯粹学术的追寻,不正是拒绝平庸,拥抱挑战的最佳诠释吗?
  2. (关于独立思考与自我反省) 人生的赛道上,对手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劳东燕教授的蜕变,展现了从追逐外部认可到构建内心自信的成长历程。唯有不断反省,才能在喧嚣世界中坚守本心,活出真实的自我。
  3. (关于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知识分子之于国家,如同灯塔之于航船。劳东燕教授深耕刑法领域,却从未将目光局限于书斋。她以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社会现实,为弱势群体发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
  4. (关于批判精神与理性表达) 真正的批判并非一味否定,而是在洞悉问题本质后,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劳东燕教授用理性的笔触,剖析社会现象,表达对制度完善的关切,如同清泉,在喧嚣舆论场中注入一股清流。
  5. (关于个人价值与社会影响) 个人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当其与社会议题产生共鸣,便能汇聚成推动时代进步的洪流。劳东燕教授以笔为旗,以言为鼓,用实际行动证明,知识的价值,在于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6. (关于勇气与担当) 科技浪潮席卷而来,当便捷与风险并存,我们需要勇敢的声音,发出理性的警示。劳东燕教授直面人脸识别技术潜在的风险,这份不畏强权的勇气,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原则的榜样。
  7. (关于困境与突破) 表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真理的光芒终将冲破阻碍。劳东燕教授在一次次删帖中,展现出知识分子的韧性与智慧,她用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初心不改,总能找到让真理发光的途径。
  8. (关于行动力与信念) 信念是照亮前行的灯塔,行动是抵达彼岸的舟楫。劳东燕教授并非空谈理论的学者,她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融入到每一个案件的分析,每一次的呼吁之中,用行动践行着法律人的初心。
  9. (关于真诚与坦荡) 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坦荡是赢得信任的基石。劳东燕教授从不粉饰观点,也不刻意迎合,她用真诚坦率的文字,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引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10. (关于坚守与希望) 时代的航船行驶在历史的长河中,难免会遇到激流险滩。但正如劳东燕教授始终坚信,中国社会终将走出历史的三峡,这份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正是我们战胜一切挑战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