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习任务 67

本单元所选的文章或记述科学探究的历程,或阐说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阅读这些文章,能让我们感受科学工作的艰辛和乐趣,体验学术研究的独特魅力,还能让我们了解“发现”与“创造”背后的思维方式。例如,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梁思成从整体的视角概括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又借用语言学的概念来进行归纳总结。细读本单元课文,想想其中包含的科学思维方式带给你哪些启发,与同学交流。

采用何种方式阐说事理,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专业修养,也与写作方式有关。阅读此类文章时,要注意文中的概念和文章的思路。细读《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选择其中一篇,从中找出主要概念,用一段话或一个图表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这两篇文章在思考方法和语言表达上各有特点,阅读时可作比较。

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例如《说“木叶”》中所说的“暗示性”在古代诗歌中其实并不罕见,“柳”“梅”“月”“鸿雁”等形象都具有比较强的暗示性,带有某些特定的意蕴。品读下列诗句,探究古代诗词中的“柳”经常出现在什么样的场景中,能引起哪些联想,具有怎样的暗示性。也可自选形象,搜集资料,分析它们在具体诗作中的含义,思考其暗示性的由来。

  1.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2.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罗隐《柳》)
  3.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4.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晏几道《清平乐》)
  5.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周邦彦《兰陵王》)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1. 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调查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2. 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说明性文章,有的以介绍事物为主,有的以说明事理为主。高中阶段,能够清晰地说明事理尤为重要。与介绍事物相比,说明事理有一定难度,因为事物是具体的,而事理比较抽象。想要把事理说明清楚,需要在认识和表达两方面多下些功夫。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和林庚的《说“木叶”》中都有不少说明事理的成分,写作时可以参考借鉴。

要清晰地说明事理,就要对其有准确、深入的认识。梁思成用“文法”作比来说明中国建筑的特征,林庚解说“木叶”背后的“暗示性”,之所以能做到条理分明、清晰易懂,就因为他们对这些事理有深入的研究。一般而言,事理都有一定的复杂性,仅仅作一般的了解,很难准确把握。要在写作前搜集相关资料,作些研究,深入理解要说明的事理。对事理的理解越到位,就越容易将其解说清楚。

在说明事理时,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都是说明的重点,把它们阐说清楚,才能纲举目张。主要内容解说清楚了,整篇文章的“清晰”就有了保证。梁思成分九个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从整体布局、建筑结构写到重要构件、装饰风格,重点突出,层次清楚,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会觉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

说明事理时,还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理的一般规律,根据说明对象的具体情况安排说明顺序。可以由具体的现象出发,归纳并说明其中的道理;也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揭示事理的不同层面;还可以在比较中凸显事理的特征。《说“木叶”》从对众多诗句的解读中抽绎出创作、欣赏的规律,《中国建筑的特征》在中西建筑的对比中解说建筑语汇的“可译性”,其中的思路都值得我们借鉴。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8-22T09:45:37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