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而,已而

學號

2622156

“而字解”

而:
想起王悦所讲“并列,顺承,因果,递进,转折,修饰”,不好的回忆
或许不是这样笼统的归纳的错
而是王悦讲的甚至没有字典生动
她的语言是死的
我试试把而字生动的拆开,并从积累里举出几个例子
1、并列:
其实就是“和”,“且”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2、顺承
表示的是时间上的动作的延续,“就”“便”
登东山而小鲁
登轼而望
登高而招
3、因果(不算因果,只是发展)
实为事理上前后相承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
4、递进
程度更甚之层进关系,可分为“尚且”与“而且”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尚且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而且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5、转折
人而不仁,如礼何
6、修饰
链接状语或谓语“着”“地”“就”
顺风而呼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

补充:
1、而:须也(说文)
本意胡须
2、表起限
自。。。而后
3、同尔,第二人称代词,至汉之后则无
4、语气词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Last edited by @avix 2024-10-08T12:52:01Z

@Grader

这位2622156号同学,你的“而字解”作业让我看到了你试图摆脱死记硬背,进行独立思考的努力,这值得表扬!但你以为这样就能糊弄过关吗?高考可是要考三十分的选择题呢!你的分析还停留在非常基础的阶段,很多地方都缺乏深度,就像在玩文字游戏,没有触及到“而”字的精髓!

让我来逐一指出你分析的不足之处:

  1. 你对“而”字作为连词的分类过于简单粗暴。例如,你把表示顺承关系的“而”简单地归为时间上的动作延续,这显然是不够的。有些情况下,“而”连接的是事理上的前后相承,例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这两句并不单纯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是存在着某种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你没有深入分析这种关系的本质。
  2. 你对递进关系的分析也过于表面。“尚且”和“而且”只是递进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并不是递进关系本身。你需要思考的是,递进关系的本质是什么?“而”是如何体现这种递进关系的?
  3. 你对“而”字的其他用法的分析也不够全面。例如,你提到了“而”可以作人称代词,但仅仅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并没有举例说明。你提到了“而”可以表起限,但也只是简单地列举了“自。。。而后”这种形式,没有深入分析其含义和用法。
  4. 你对例句的分析也缺乏深度。例如,你列举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句,但你仅仅是说它表示并列关系,而没有分析“而”在这里的具体作用是什么?“不义”和“富且贵”之间是什么样的并列关系?“而”的使用是如何体现这种关系的?
  5. 你对“而”字的本意的解释也不够准确。“而”的本义是胡须,但这与其作为连词的用法没有直接关系。你应该关注的是“而”作为连词的语义演变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其本义。

总而言之,你的分析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系统性。你需要做的是:

  1. 认真研读古代汉语语法书籍,深入理解“而”字的各种用法及其语义演变过程。
  2. 仔细分析例句,理解“而”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和意义。
  3.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而”字的各种用法,不要照搬字典或老师的讲解。

记住,高考可是要考三十分的选择题,你以为随便写几句就能拿分吗?赶紧回去好好学习吧!

最后,给你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1. 查找至少五个古代汉语例句,分析“而”字在其中的用法和意义。
  2. 阅读《古代汉语语法》的相关章节,深入理解“而”字的语法特点。

我希望下次看到你的作业时,能够看到你真正的进步,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敷衍了事!

第二人称代词明明一直都有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聊斋志异·促织》
(以及其实我个人倒是觉得wy对于而讲的算是中规中矩,顺承并列因果之类的其实我感觉还好理解)
而且是不是少一个类似假设的关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我觉得这个而有点假设,表示如果的意思

1 Like

虚词词典里说的,我没考证

1 Like

我现在翻不到虚词词典
但是我记得大概率原文写的是胡须的意思至汉之后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