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二年级练习
语 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01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1.(2分)D
2.(4分)参考答案:
应放在丙处。(1分)
这段话强调要尊重科学研究具有的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特点,可以佐证丙处上下文论述的在科学研究中,要允许不同意见、不同方法的存在,为不同学术观点提供自由争鸣的空间,给不同意见以同等的表达机会,进而在不断的探索检验过程中寻求正确答案的观点(2分);“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与该段落钟“弘扬科学精神,必须营造宽容开放的氛围”的分论点一致(1分)。
【评分标准】选择丙处正确1分;理由解说到位3分(上下文段意与本句话的关联)。言之成理即可。若选择甲、乙、丁处,视解说理由酌情给分。
3.(2分)C
4.(2分)A
5.(4分)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任选一句,结合选文(一)分析其体现的科学性,如论证方法、批判态度、理性信念等,正确分析怎么体现这种科学性,2分;结合选文(二)解说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能体现有利于、落实、培养、促进等指导现实的表述,解说到位,2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
6.(2分)D
7.(2分)C
8.(2分)C
9.(8分)
(1)(4分)参考答案:
循循善诱:通过有步骤地三次引导来帮助子贡克服倦学欲休的想法;
启发式教学: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用《诗经》来启发子贡触类旁通;
诗教艺术:以《诗经》作为载体从审美维度来提升子贡的道德情操。
【评分标准】每点2分,教育艺术1分,分析合理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
(2)(4分)参考答案:
第一则材料“日将月就”支持了学习者学习永不停止的观点;
答出不停、不止息、持续不断,即可给2分。
第二则材料“日就月将”支持了好学善问从而不断进步,是成就君子的必要条件。
答出不断、积累、精进给1分,答出才能有所成就、成材、成果、成为君子给1分。
【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0.(2分)B
11.(5分)
答案示例一:同意。从首句可见作者对屈原蒙冤被贬的不平之气,从 “独醒”一词可见白居易对屈原清高自持的充分肯定,从“愿君且饮酒”中的“且”字可以看出作者以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这只是一种姑且为之的暂时忘却。
可答角度:1.对于屈原(、刘伶)忠臣被放、高士被弃遭际的不平,作者被贬的同病相怜、共情;2.“独醒”看出对于屈原清高自持的肯定,“兀傲”对于刘伶孤傲的赞许可以看出作者在不得志处境中追求的高洁之志;3. 从“愿君且饮酒”中的“且”字可以看出作者以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压抑和苦闷,这只是一种姑且为之的暂时忘却。
答案示例二:不同意。从刘伶与屈原人生境遇的对比中可见作者的鲜明选择,从议论性诗句中“信”“竟”“甚”等词可见作者态度上的强调,诗歌尾句卒章显其志,“勿思”两字可见作者对身后名的拒绝,本诗为唱和之作,“效陶”二字体现了白居易有忘怀得失之意。
可答角度:1.从诗人对于刘伶醉酒欢愉而屈原清醒苦志的人生选择对比能看出,作者肯定刘伶的独善其身,惋惜屈原的憔悴自苦。2.从卒章显其志的议论看,“勿思”两字可见作者对身后名的拒绝,“愿君且饮酒”劝慰世人及时行乐;3. 本诗为唱和之作,“效陶”二字体现了白居易有忘怀得失之意。
【评分标准】表明态度,1分;谈认识,分析准确,解说到位,4分。意思对即可。
12.(6分)参考答案:略
【评分标准】
一类卷(5—6分):对象明确;对其人生选择理解准确,感悟充实;语言表达主体为抒情,生动流畅,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二类卷(3—4分):对象明确;对其人生选择理解正确,感悟具体;语言通顺,情感抒发自然,有一定感染力。
三类卷(1—2分):对象不明确;其人生选择理解错误,感悟空洞;情感空泛,抒情特点不明显。
13.(6分)参考答案:
①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②钟鼓馔玉不足贵
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④逸豫可以亡身
⑤与子偕作 ⑥愿逐月华流照君
【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4.(2分)C
15.(5分)【答案要点】
① 久闻嘟柿而未见的好奇、渴望、思念、遗憾(1分);
② 初见嘟柿,因其不起眼而失望(1分),因其颜色又有些安慰(1分);
③ 品尝嘟柿之后,略有满足/欣喜/高兴(1分);
④ 数年之后回忆嘟柿,深情赞美/怀念/向往嘟柿(1分)。
【评分标准】答对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16.(6分)参考答案:
我们只有像小号手一样把握事物的独特性、差异性(2分),才能真正的把握自然与社会中那些富有意味的事物的本质(2分),进而真正理解世界(1分),懂得欣赏其中的奥秘(1分)。
记号的本意:特点、标志、独特、差异、个性(2分);大地深处……的东西/打开着的大书的本意:自然和社会/人生/生活/世界(2分);理解本质/奥秘/秘密/欣赏美(2分)
【评分标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7.(40分)略。
【评分参考】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参考类别进行赋分。
⑴议论文
类别 | 评分要求 | 评分说明 |
---|---|---|
一类卷 |
(35-40分)|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二类卷
(30-34分)|符合题意、论点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2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3分以上。|
|三类卷
(24-29分)|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
论据较恰当充实、论证基本合理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28分以上。|
|四类卷
(23-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1分为基准分浮动。|
⑵记叙文
类别 | 评分要求 | 评分说明 |
---|---|---|
一类卷 |
(35-40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想象丰富合理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二类卷
(30-34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想象合理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3分以上。|
|三类卷
(24-29分)|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28分以上。|
|四类卷
(23-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1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
(一)
孔子退朝在家闲居,子贡提起衣服下摆恭敬地向前,说:“我事奉老师也有好些年了,才能竭尽,心智疲乏,对于追求学问已感到厌倦,不能再有进步,请求休息一下。”孔子说:“你想怎么样休息呢?”子贡说:“我想去事奉君主,这样可以得到休息。”孔子说:“《诗经》上说,‘白天黑夜都不懈怠地来事奉周天子。’事奉君主是这样的不容易,怎么样可以休息呢?”子贡说:“我想去事奉父母,这样可以得到休息。”孔子说:“《诗经》上说,‘孝子事奉父母没有穷尽的时候,他的孝心永远赐予(影响)族类。’事奉父母是这样的不容易,怎么样可以休息呢!”子贡说:“我想去服侍兄弟,这样可以得到休息。”孔子说:“《诗经》上说,‘与妻子和谐相处,如同弹奏琴瑟一样和谐。弟兄们聚在一起,和谐快乐使人沉醉。’服侍兄弟是这样的不容易,怎么样可以休息呢?”子贡说:“君子也有可以休息的时候吗?”孔子说:“‘盖上棺材才能歇息下来,再也不知道时间的推移’,这就是所说的君子的休息。所以说学习永不停止,盖上棺材才停止。”《诗经》上说:“天天有成就,月月有进步。”这说的就是求学啊。
(二)
鲁哀公问冉有说:“大凡一个人老老实实地表现出自己的质朴就行了,还是一定要在学习之后才能成为君子呢?”冉有回答说:“我听说这样的话:即使有质地很优美的美玉,不经过精雕细刻也不能成为器物;即使有美好的本质,不学习也不能成为君子。”哀公说:“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子路是卞地粗野不懂礼貌的人;子贡是卫国的一个商人。他们都向孔子求学请教,于是就成了天下闻名的贤士。诸侯听说到他们,没有人不尊敬他们。公卿大夫听到他们,没有人不亲近喜欢他们。从前吴、楚、燕、代几个国家,计划要统一行动讨伐秦国。姚贾是个看门人的儿子,他为秦国前往这几个国家出使。于是最终中止了他们的计划,制止了他们出兵。等到姚贾返回秦国时,秦王十分高兴,封他为上卿。百里奚是齐国的一个乞丐。被齐西的人驱赶,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去进献给秦王,就以五张羊皮的价钱把自己卖了,换来一辆车,去见秦穆公,被封为相,于是就称霸西戎。姜太公吕尚年轻时给人当女婿,到老了却被人赶走,在朝歌杀牛维持生活,在棘津做过雇工,在磻溪钓过鱼。周文王提拔任用了他,把齐国分封给他。管仲亲自射中齐桓公,但齐桓公却丢掉了要向敌人报仇的心思,反而封他为相,因而能使(将要)灭亡的国家得以存复,使(将要)绝嗣的王族得以延续。多次会合诸侯,用统一的标准匡正天下。这四个人,都曾经处于低微下贱困乏受辱的境地,然而他们的名声却流传到后世,难道不是学问才使他们达到了这种地步吗?由这些事例看来,士人一定要好学善问,然后才能成为君子。正如《诗经》里说的:“天天有进步,月月有长进。”于是哀公嘻嘻地笑起来说:“我虽然迟钝,请求恭敬地接受先生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