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不好忍……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不好忍……

9/21/2023 11:16:00 PM

教科書說: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這個“忍人”的解釋,大不妥。

忍人一詞,詞源為《左傳》文公元年:

原文說,商臣這個人,不能立為太子,因為他,“忍人也”。

集解釋文,能忍行不義。

這裡的“能”和“忍”,並非現漢的能不能,而是《說文》內忍字的解釋:

至此,基於字本義與詞源義,忍人,均指“敢於行不義的人”,而課本將忍人解釋為“狠心对待别人”,是將忍字視為動詞,與字源詞源,俱不貼合。

“忍人之心”就是“敢於行不義的人的心”,不忍人之心的層次劃分,應該是“不//忍人/之心”,“不”字修飾的,並非忍字,而是忍人二字。

檢索範圍: 先秦兩漢 檢索類型: 段落
條件1: 包含字詞"忍人" 符合次數:24.

24處文獻用例,大體一致,課堂上我給學生《韓非子》內的用例,則最為典型:

成驩謂齊王曰:「王太仁,太不忍人。」王曰:「太仁、太不忍人,非善名邪?」對曰:「此人臣之善也,非人主之所行也。夫人臣必仁而後可與謀,不忍人而後可近也。不仁則不可與謀,忍人則不可近也。」王曰:「然則寡人安所太仁、安不忍人?」對曰:「王太仁於薛公,而太不忍於諸田。太仁薛公則大臣無重,太不忍諸田則父兄犯法。大臣無重則兵弱於外,父兄犯法則政亂於內。兵弱於外、政亂於內,此亡國之本也。」

不仁則……,忍人則……可見這個詞的緊合度。

結論:課本現註釋:

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當修改為:

~~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敢於行不義的人。

不忍人即憐愛別人這句,實在該刪除。

道理很簡單,對忍人做否定,在邏輯上,很明顯並不意味著憐愛別人。你不是壞人,不意味就愛別人;在這點上,今天課堂上至少我的學生腦子是很清楚的。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9-21T15:37:3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