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分析與家長會分享

知道有人看不到圖,所以,粘貼如下:

考考考,焦慮的法寶

11/10/2024 07:54:00 PM

考試畢,分數出;題目兀,幾家秃。

上真題:
24-25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定稿).docx (46.8 KB)

北大附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作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自己保存试卷,以备讲评之用。

一、 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题。

材料一

政治的本质,说到底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关系”的概念是广义的,既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也指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人是社会性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既需相互依靠,又有利害冲突。协调诸如此类的问题,便是政治的任务。既然中国文化不相信神而只相信人,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头等重要的大事,便自然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天人之际的人神关系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文化更重视政治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产生并盛行儒家思想的原因。

中国文化这种重视政治、薄于宗教的特征,当然会给中国文学以很大影响。在中国文学的各种体裁中,诗歌是最早被要求与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文体。根据传统的文学观点,诗歌虽然就其本质而言是抒发个人感情的,但因为个人是生活于群体之中的,而政治的作用也无非就是协调群体之中的人际关系,因而诗歌与政治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毛诗大序》之所以一下子从诗歌的抒情功用谈到政治功用,便是因为作者的意识深处存在着上述思路之故。

类似中国诗歌与政治的这种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是非常罕见的,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基本特征之一。正如松浦友久指出的:“在比较诗学上,一般认为,‘诗与政治’的课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始于近代。但在中国诗史上,这却是自古以来诗学上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并且其中表现的‘诗与政治’的关联,综合包括理念与实践两个层次,而其传统又一直延续到今天——这都是无与类比的特殊情况。”

(摘编自邵毅平《诗歌:智慧的水珠》)

材料二

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锢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必然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悱;(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默。 (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拨动,“僵”伴随于后。“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教停顿,人才短缺,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敝。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诚《唐诗风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指出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材料一指出诗歌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在其他诗歌传统中一般要到近代才出现,中国诗歌则例外,始终特别关切这一问题。

C.材料二指出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D.材料二指出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意在克服各种弊端、挽救潜在危机,当时的几位诗坛大家都深深卷入激烈的政治变革之中。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战国时期出现了屈原这样的大诗人,这与楚国当时复杂的政治形势有很大关系。

B.政治对诗人创作的影响比较多元,甚至对同一诗人会同时有鼓励和压抑的情况。

C.政治稳定未必是诗歌发展的推动力,稳定与繁荣反而会缓解士人干政的迫切感。

D.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从而出现人才短缺,诗歌相应衰敝的情况。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诗与政治关系密切”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

B.孔颖达《毛诗正义序》:“感天地,动鬼神,莫近于诗。”

C.元结在《二风诗论》中主张诗歌应“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

D.陆游《作雪寒甚有赋》:“老人别有超然处,一首清诗信笔成。”

  1.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诗歌与社会政治发生密切关系的原因。(4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材料一

晏子复于景公曰:“朝居严乎?”公曰:“朝居严,则曷害于治国家哉?”晏子对曰:“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谓之喑;上无闻,则谓之聋;聋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且合菽粟之微,以满仓廪;合疏缕之纬,以成帷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夫治天下者,非一士之言也,固有受而不用,恶有距而不入者哉?”

(节选自《说苑·正谏》)

材料二

子贡问于孔子曰:“昔者齐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节财。’鲁君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谕臣。’叶公问政于夫子,夫子曰:‘政在悦近而来远。’三者之问一也,而夫子应之不同,然政在异端乎?”孔子曰:“各因其事也。齐君为国,奢乎台榭,淫于苑囿,五官伎乐不解于时,一旦而赐人以千乘之家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鲁君有臣三人,内比周以愚其君,外距诸侯之宾以蔽其明,故曰:政在谕臣。夫荆之地广而都狭,民有离心,莫安其居。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此三者所以为政殊矣。《诗》云:‘丧乱蔑资,曾不惠我师。’①此伤奢侈不节以为乱者也。又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②此伤奸臣蔽主以为乱者也。又曰:‘乱离瘼矣,奚其适归。’③此伤离散以为乱者也。察此三者,政之所欲,岂同乎哉?”

孔子曰:“忠臣之谏君,有五义焉。一曰谲谏,二曰戆④谏,三曰降谏,四曰直谏,五曰风谏。唯度主而行之,吾从其风谏乎。”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之于子产、晏子,可为至矣。敢问二大夫之所为,夫子之所以与之者。”孔子曰:“夫子产于民为惠主,于学为博物。晏子于君为忠臣,于行为恭敏。故吾皆以兄事之,而加爱敬。”

(节选自《孔子家语·辩政》)

【注】①本句选自《诗·大雅·板》,意思是:国家混乱国库空,从不救济我们的百姓。②本句选自《诗·小雅·巧言》,意思是:臣子不忠于职守,使国君担忧。③本句选自《诗·小雅·四月》,意思是:兵荒马乱心忧苦,哪里才是我的归宿。④戆:鲁莽、冒失。“戆谏”在这里指刚直地规劝。

  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且合菽粟之微 合:汇集
B.恶有距而不入者哉 距:同“拒”,拒绝
C.夫子曰:‘政在谕臣。’ 谕:说明
D.夫子之所以与之者 与:赞同

  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合疏缕之纬,以成帷幕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C.夫荆之地广而都狭 吾谓其无用而掊之
D.忠臣之谏君 若火之始然

  1. 下列选项中,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晏子认为治理国家需要广开言路,不能闭目塞听,应该集合众人的智慧来治理国家。

B.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来制定不同的政策,不能一概而论。

C. 孔子认为忠臣规劝君主时,应该始终采用同一种方法,以保持规劝的一致和连贯性。

D. 孔子对子产和晏子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分别是仁爱的治理者和忠心的臣子。

  1. 概括孔子和晏子在治国理念上的不同,并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第9题。(4分)

①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②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③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④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

  1. 根据以上四则材料,逐条概述《论语》中强调的孝道观念及其具体表现。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0-12题。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①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②行雪海③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④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⑤旋作冰,幕中草檄⑥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⑦西门伫献捷。

【注】①唐天宝十三载(754)冬,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于轮台率兵征播仙,抗击吐蕃入侵,岑参作此诗送行。行,乐府歌行体的标志。②走马川:或说即左末河,距播仙城500里。③雪海:在新疆。④金山:即新疆境内的阿尔泰山。⑤五花、连钱:都是名贵的良马。⑥草檄: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⑦车师:车师为唐北庭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境内。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二句中“黄入天”点出走马川一带黄沙飞扬,无边无际的景象。

B. “轮台九月”三句,突出当地自然环境恶劣,狂风劲急凛冽的特点。

C. “将军金甲”三句,通过细节描写,写出战争的艰难和颓败情境。

D. “料知短兵不敢接”一句是写料想敌兵不敢与我军将士短兵相接。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风沙万里行”的景象。

B.匈奴在兵强马壮的时候出兵,汉将仓促应战,预示战事的失利。

C.名为“西征” ,并未直接写战争场面,而是通过想象写出战争的结局。

D.此诗与诗人的另一首诗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情感一致。

  1. 此诗风格雄奇豪壮,请结合相关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二)按照要求,完成第13题。

  1.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要求:书写规范,字迹清晰。(共10分)

  2.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回答弟子子贡所问的可以终身践行的一个字的话是:“其‘恕’乎! , 。”

(2)《无衣》中描写战士们修理戈矛,共同对付敌人的诗句是:“ , 。”

(3)“ ,但见长江送流水”,张若虚笔下那一轮有情的明月,也曾徘徊在苏轼亡妻的孤坟前,“ ,明月夜, ”,见证那千古不渝的爱情。

(4)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让善弹箜篌的神仙求教,音乐具有极强感染力量的两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 。”

(5)《将进酒》中以乐观的口吻,表现自我肯定的诗句是:“ ,千金散尽还复来。”

(6)《燕歌行》中“少妇城南欲断肠, ”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1. **.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17题。

生活有了变化

[英]狄更斯

汉姆背上背着我,胳臂下夹着我们的一只小箱子,佩格蒂则提着我们的另一只小箱子……来到了我打远处就已看到的那片单调的荒滩。这时汉姆说:“大卫少爷,那就是我们家的房子!”

我朝那片荒滩的四面八方看去,尽量往远处看,一直看到海,看到河,可是我什么房子也没看见。在不远处,有一条黑乎乎的驳船,或者是别的什么旧船,倒扣在稍高处的干燥地面上,上面伸出一个铁漏斗似的东西当作烟囱,正在舒畅地冒着烟。可是除此之外,我再也看不到有任何可以住人的地方。

“不会是那个吧?”我说,“那个像船一样的东西?”

“正是那个,大卫少爷。”汉姆回答说。

就算是阿拉丁的宫殿,或者是大鹏鸟的蛋,我想,也比不上能住在这船里的荒诞想法更让我心醉神往。船帮上开有一个很有趣的门,还有屋顶,上面还开着几扇小窗。而它之所以让人着迷,在于它是一条真正的船,无疑下过几百次水,从来没有人想到会有人把它搁在旱地上当房子住。我觉得,这就是它让我着迷的地方。要是它本来就打算用来住人,我会觉得它小了点,不太方便,而且也太冷清了。可是,由于从来没有打算做这样的用途,它就成了一个完美的住处了。

这船屋里干净得让人喜爱,要多整齐有多整齐。里面有一张桌子,一只荷兰钟,一个带抽屉的木柜,柜子上搁有一只茶盘,茶盘上绘着一个拿阳伞的女人,带着一个小军人模样的小孩在散步,那小孩正在滚铁环。茶盘用一本《圣经》挡着,免得它翻滚过来,因为要是翻滚过来的话,会砸破放在《圣经》周围的许多杯子、碟子和一把茶壶。墙上挂着几幅镶嵌在玻璃框里的普通彩色画,画的都是《圣经》故事。打这以后,每逢我看到小贩手里拿着这种画兜售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佩格蒂哥哥家里的情景。这些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幅:一幅是穿红衣服的亚伯拉罕把穿蓝衣服的以撒当祭品献上,另一幅是穿黄衣服的但以理被投进绿色狮穴中。在那小小的壁炉台上方,挂着另一幅画,画的是在森德兰建造的一艘叫“莎拉·詹思号”的帆船,它粘有一个真正的木雕小船尾,这是一件融画家的技巧和木工的手艺于一体的艺术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件世界上最令人羡慕的佳作。房顶的椽子上还钉有一些钩子,至于它们派什么用场,我当时并不清楚。另外,还有一些柜子、箱子之类的东西,也可以用来坐人,以补椅子的不足。

这都是我进门后第一眼看到的东西——按我的理论,这是孩子的特点——接着佩格蒂打开一扇小门,让我看了我的卧室。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最让人喜欢的卧室了——它位于船尾,有一个小小的窗子,这原本是伸出船舵的地方。墙上挂着一面小镜子,镜框上镶着牡蛎壳,镜子挂的高度正好适合我。房里有一张小床,刚好够我睡。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只蓝色的大杯子,里面插着一束海草。墙壁刷得像牛奶一般白,碎布拼成的百衲被,鲜亮得使我的眼睛都发痛了。在这座有趣的房子里,引起我特别注意的有一件事,那就是鱼腥味儿;它简直无孔不入,就连我掏出衣袋里的手帕擦鼻子时,我发现手帕的味儿也像包过一只海虾似的。当我悄悄把这一发现告诉佩格蒂时,她说,她哥哥是贩卖海虾、螃蟹和龙虾的。后来我才发现,在外面一间放有钵钵罐罐的小木屋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大堆这样的海货,它们纠缠铰结在一起,真是让人觉得好玩,而且不管钳住什么,就再也不肯松开。

一位系着白围裙的很有礼貌的妇女在门口迎接我们。当我还在汉姆背上,离船屋还有大约四分之一英里时,我就看见她立在门口,朝我们屈膝行礼了。跟她一样行礼的,还有一个戴串蓝珠子项圈的挺美的小姑娘(或者说我认为她挺美)。我走上前去想吻她一下,她不肯让我吻,跑开躲起来了。接着,我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有清蒸比目鱼、黄油酱和土豆,还专为我做了一份排骨。后来,进来一个毛发浓密、满脸和气的汉子。因为他管佩格蒂叫“小妞”,还在她脸上来了一个亲热的响吻,从她对他的一般礼数来看,我断定这人定是她的哥哥。果然是这样——佩格蒂对我介绍说,他就是这一家的主人佩格蒂先生。

“见到你很高兴,少爷,”佩格蒂先生说,“你会觉得我们粗鲁,少爷,不过你也会发现我们还是挺爽快的。”

我向他道了谢,同时回答说:“我相信,在这样一个让人喜欢的地方,我一定会很快活的。”

“你妈好吗,少爷?”佩格蒂先生说,“你离开她时,她高兴吗?”

我对佩格蒂先生说,“她高兴极了,她还要我代她向你问好——”,这是我自己编造的一句客气话。

“多谢她的关心,说真的,”佩格蒂先生说,“啊,少爷,你要是能跟她,”他朝他妹妹点了点头,“跟汉姆,还有小艾米莉,一块儿在这儿待上两个星期,那我们就觉得太有光彩啦。”

佩格蒂先生用这样殷勤的态度表示过自己的地主之谊后,就到屋外用一壶热水洗起脸来,一边说冷水是怎么也没法洗掉他的龌龊的。没过多久,他就回来了,外表已大大改观,不过脸色却红得厉害,使得我不由得想到,他的脸在这点上竟会跟海虾、螃蟹和龙虾一个样,放进热水时黑不溜秋,出来时就红不棱登了。

吃过茶点后,关上屋门,一切都安排得舒舒服服(此时屋外的夜色中,寒风阵阵,雾气沉沉),我似乎觉得,这儿是人类所能想象出来的最宜人的隐蔽居所了。

(摘编自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

【注】本篇选文摘编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第三章:在大卫的母亲改嫁之前,乳母佩格蒂送幼时的大卫前去她的兄弟佩格蒂先生的家里。

1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大卫来到荒滩时,小说先连用四个“看”后又用“没看见”“看不到”等词刻画了大卫听到汉姆的话后极力搜索的迫切情态。

B.大卫初到船屋看到佩格蒂先生家里的摆设时表示由衷的喜欢,传达出主人公对恬淡宁静的隐居生活的向往。

C.当佩格蒂带大卫来到了他的卧室时,大卫觉得这个卧室非常有趣,虽然这里充斥着鱼腥味儿,却丝毫不影响“我”对卧室的喜爱与满意。

D.“冷水是怎么也没法洗掉他的龌龊的”一句看似轻轻一笔带过,实则巧妙点出渔民佩格蒂先生作为底层小人物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职业“自卑”的心理。

15.下列对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小说中写“黑乎乎的驳船”时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舒畅地冒着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我”眼中的驳船的与众不同,突出了“我”当时的好奇心理。

B.小说第六、七两段中多次使用数字“一”来描写佩格蒂先生的船屋和“我”的房间,突出表现了佩格蒂先生家的清贫,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对他的同情之情。

C.小说主要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来描绘佩格蒂先生的形象,同时也花了大量笔墨描写佩格蒂先生一家人清贫又单调的生活。

D.“我”看见佩格蒂先生回来洗脸后,觉得他与虾蟹具有某种相似之处,因为那张黑脸被热水一烫,立刻就发红了。这个奇特的联想,不仅表现了“我”的童真,也体现了狄更斯特有的诙谐幽默。

16.文中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17.经历了社会黑暗和不幸坎坷的狄更斯依然相信善良与美好的力量,他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被人评价为“召唤人们回到欢笑和仁爱中来的明灯”,这一说法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5分)

  1. **.**作文(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1.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无处不在。你如何看待竞争?

请以“说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生活中个人情绪会有起伏,工作成绩会有起伏,比赛状态会有起伏,团队发展会有起伏,或者是小说中,情节也会有起伏……

请以“起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上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 A

材料一第一段说中国文化的头等大事是协调人际关系,但没有说协调人神关系不重要。

  1. B

材料二第二段说鼓励和压抑的情况会集于一身,始而受激励,继而遭压抑,没有同时出现。

  1. C

A 讲孝悌和政治的关系,和诗歌无关。

B讲诗歌富有表现力,突出其抒情功能。此句没有提及诗与政治的联系。

D表现陆游老年时超然看世界的态度。

C是元结的诗歌改革主张,认为诗要有资于治道,要恢复古人“风雅”传统。

4.(1)诗歌的本质是抒发个人情感,人又生活在群体之中,(1分)而政治的本质是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诗歌与政治由此发生关系。(1分)

(2)政治从正面和负面分别影响诗人的创作:封建时代的士人一般先由政治给与参与机会,再引起怨悱。(政治的正面、负面影响各1分)

二、文言文阅读

5.C 谕:使…明白。

6.D 均为取独。

解析:

A:以:用来;把

B:于:向;从

C:而:但是(转折);于是,就(顺承)

7.C

解析:

A选项正确,晏子在材料一中确实强调了广开言路的重要性,认为处理朝政威严会导致臣子不敢说话,君王听不到事情,从而妨害治理国家。他通过比喻集合微小的豆子和小米、汇合稀疏的丝缕等来说明集合众人智慧的重要性。

B选项正确,孔子在材料二中明确指出了治理国家应该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来制定政策。他通过对比齐国、鲁国、楚国三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说明了为政在于节财、了解大臣、使近者悦远者来的不同施政方针。

C选项不正确,孔子在材料二中明确提到了忠臣规劝君主的五种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需要揣度君主的心意来采用。他并没有说应该始终采用同一种方法,而是强调了灵活性和针对性。因此,C选项对文意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D选项正确,孔子在材料二中对子产和晏子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子产是仁爱的治理者,学问广博;晏子是忠心的臣子,行为谦恭聪敏。因此,他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侍奉他们,并且愈来愈喜爱和尊敬他们。

8.不同点:(每点2分。)

答出两点(晏子一点,孔子一点),并结合材料即可。

晏子:广开言路;从善如流。

孔子:国家治理因地制宜;因君主不同采用不同进谏方法。

解析:

从两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晏子和孔子在治国理念上有一些共同点,也有一些不同点。

共同点方面,两者都强调了治国需要广泛听取意见,不能闭目塞听。晏子通过比喻集合微小的豆子和小米、汇合稀疏的丝缕等来说明集合众人智慧的重要性,强调君王应该广开言路,不能拒绝臣子的意见。而孔子也提到了要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来治理,需要了解大臣的情况,这同样体现了对臣子作用的重视。

不同点方面,晏子更侧重于臣子对君王的进谏和君王的纳谏,他通过比喻强调了这一点。而孔子则更侧重于根据不同国家的情况来制定具体的治国策略,他强调了治国策略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此外,孔子还提到了忠臣规劝君主的方法和态度,这是晏子的材料中没有提及的。孔子提出了五种规劝方法,并表达了自己愿意采用婉言隐语法来规劝君主的意愿,这体现了孔子在治国理念上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综上所述,晏子和孔子在治国理念上有共同点和不同点,这些共同点和不同点都体现了他们各自对治国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译文】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晏子又对景公说:“处理朝政威严吗?”景公说:“处理朝政威严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坏处吗?”晏子回答说:“处理朝政威严,在下的臣子就不敢说话;在下的臣子不敢说话,那么在上的君王就会有很多事情听不到。在下的人不说话叫作哑巴,那在上的人听不到事情叫作聋子。聋和哑不是妨害治理国家又是什么呢?集合微小的豆子和小米能够堆满仓库,汇合那稀疏的丝缕做纬线能够织成帷幕。高大的泰山不是一块石头堆起来的,而是从低处堆积然后才变得高大的。至于治理天下的人,不只是用一个人的建议,当然也有接受了暂时不用的情况,但哪有拒绝人家而不接受意见的呢?”

材料二

子贡问孔子说:“从前齐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节省财力。’鲁国国君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了解大臣。’叶公向您询问如何治理国家,您说:‘治理国家在于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前来依附。’三个人的问题是一样的,而您的回答却不同,这样说来治国有不同的方法吗?”孔子说:“按照各国不同的情况来治理。齐国君主治理国家,建造很多楼台水榭,修筑很多园林宫殿,声色享乐无休无止,有时一天就赏赐三个家族各一千辆战车,所以说:为政在于节财。鲁国国君有三个大臣,在朝延内相互勾结愚弄国君,在朝廷外拒绝诸侯国的宾客,遮盖君主明察的目光,所以说:为政在于了解大臣。楚国国土广阔而都城狭小,民众想离开那里,不安心在此居住,所以说:为政在于让近处的人高兴,让远方的人来依附。这三个国家的情况不同,所以施政方针也不同。《诗经》上说:“国家混乱国库空,从不救济我百姓。’这是哀叹奢侈浪费不节约资财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臣子不忠于职守,使国君担忧。’这是哀叹奸臣蒙蔽国君而导致国家动乱啊。又说:‘兵荒马乱心忧苦,何处才是我归宿。’这是哀叹民众四处离散而导致国家动乱啊。考察这三种情况,根据政治的需要,方法难道能相同吗?”

孔子说:“忠臣规劝君主,有五种方法:一是委婉而郑重地规劝,二是刚直地规劝,三是低声下气地规劝,四是直截痛快地规劝,五是用婉言隐语来规劝。这些方法需要揣度君主的心意来采用,我愿意采用婉言隐语法来规劝啊。”子贡问孔子说:“您对子产和晏子,可以说推崇到极点了。请问两位大夫的所作所为,以及您赞赏他们的原因。”孔子说:“子产对于民众来说是仁爱的治理者,学问广博。晏子对于国君来说是位忠心的臣子,行为谦恭聪敏。所以我都用对待兄长的礼节来侍奉他们,而且愈来愈喜爱和尊敬。”

9.《论语》阅读:

【答案】

(1)尊敬与真诚:真正的孝道不仅在于对父母的赡养,更在于内心的尊敬,否则和动物没有区别;

(2)责任与陪伴:父母健在时,尽量不远行,多陪伴父母,若必须远行,应告知去向,让父母心中有数;

(3)继承与坚守:孝不仅仅是陪伴,更在于继承和发扬父母的志向和教诲;

(4)礼仪与情感:孔子强调在孝敬父母时,更应注重内心的哀悼,而不是表面的铺张。

(评分标准:每点1分,不满足者酌情扣分。)

  1. 三.古诗阅读

10.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的“颓败情境”错,“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写“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并未表现“颓败情境”。

11.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A.“拟人”错,诗中没有拟人手法,而是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

B.“汉将仓促应战,预示战事的失利”错。“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中“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可见并非仓促应战,也没有预示战事失利。

D.“情感一致”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也书写了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而此诗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并预祝唐军胜利。

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风格的能力。

每点2分:

(1)描写边地自然环境的艰难恶劣、雄奇壮阔,体现风格的雄奇豪壮。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2)刻画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体现风格的雄奇豪壮。诗中描写了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样的军队必然无人能敌。

(3)感情自信豪迈,体现风格的雄奇豪壮。最后三句想象战争胜利,“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4)语言角度也可。

13.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3)不知江月待何人;料得年年肠断处,短松冈

(4)老鱼跳波瘦蛟舞

(5)天生我材必有用

(6)征人蓟北空回首

  1. 四.小说阅读

14.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对恬淡宁静的隐居生活的向往”错,文中最后一段虽然提到“这儿是人类所能想象出来的最宜人的隐蔽居所了”,但这只体现了儿童初到一个地方的好奇,大卫之所以喜爱佩格蒂先生家,是因为他天真、纯朴、稚嫩,还没有体会过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对恬淡宁静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

15.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主要采用侧面描写……佩格蒂先生的形象”错,选文主要采用外貌、动作与语言等正面描写来塑造佩格蒂先生的形象,并非以侧面描写为主。“同时也花了……清贫单调的生活”也错了,佩格蒂先生一家的生活虽清贫但和睦,文中并无体现“单调”这一说法。

16.每点2分,答出2点得满分。

(1)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人物形象更具亲和力(1分),如原文用儿童视角(结合原文1分)

(2)“我”是小说叙事的线索人物(1分),以“我”的所见所闻巧妙地串起并推动了故事情节,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集中(结合原文1分)。

17.1点2分,2点4分,3点5分。任意3个角度即可。

(1)从环境这个方面来看:破旧船屋在佩格蒂先生一家人的打理下,整洁干净,井然有序,(1分)这告诉我们不管生活多困难,只要人心向善,一切都是美好的,折射出困境中的人性美的光辉。(1分)

(2)从大卫这个人物方面来看:文章通过描写大卫初到佩格蒂先生家对破旧船屋的着迷与喜爱(1分),传递出童真世界里的美好,激起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1分)

(3)从佩格蒂先生这个人物方面来看:通过佩格蒂先生对妹妹和大卫的热情招呼(1分),表现佩格蒂先生的善良热情、可亲可爱(1分);/佩格蒂先生一家生活虽清贫,但船屋却被收拾得既干净又整齐(1分),体现出他积极乐观的精神,带领家人生活得和睦快乐。(1分)

(4)从主题这个方面来看:作者想通过选文中儿童视角下的童真世界展示人性中的纯真、淳朴与善良(1分),传递的是人性的真善美,对生活艰辛的佩格蒂先生及家人的同情更是作者人道主义情怀的表现。(1分)

(5)情节(1):故事传递出爱与人性的美好等主题(1分)。

五、作文

议论文评分标准:

记叙文评分标准:

上分析:

其實看完分數數據,都不怎麼想分析了。需要說的,此前都說過了: 前後高低各不同,來識考試真面目

但,一屆有一屆之樣貌,學生如此,教師如此,甚至學校吧。那麼,更針對題目,陳述之:

懂點數據分析的,對比下前段時間留出的這個:高考語文數據

對比各板塊,可知:

  1. 高考不那麼難的所謂多文本,本次考試得分率好低。
  2. 高考很難的文言文/古詩詞,本次考試得分率好高。
  3. 默寫沒啥說的。
  4. 高考名著閱讀超難,本次考試91%和82.9%的得分率。
  5. 高考考散文閱讀,本次考試是小說哦,不說了。這個板塊從分數視角沒意義。你得0分都可以。
  6. 語言運用本次沒考。
  7. 微寫作本次沒考。
  8. 作文有之前博文專門說過,依舊如之:考場作文的實話

如上板塊分析不難得出結論:本次的考試從效度上,不說沒有效度吧,那簡直就是沒有一點效度⋯⋯

然後,逐題目看:

1和2兩道題目,GPT-4o 都做錯了:

4之前做對過,但剛剛再問4,結果竟然是:

從GPT正式發布起,課堂上我和學生就說,如果這道題的GPT答案和人類答案不一致,那麼,只有兩種可能,要麼人類做錯了,要麼題目出錯了。

監考時我做第一題選擇時,我在卷子上寫的真實想法是:

沒錯,從多文本視角,這兩個文本不說垃圾度拉滿,也一定拉到99%了。一則是這種所謂學術大都既沒什麼內在之學,更沒什麼表述之術;二則是選文時各種刀工,閹割滅裂,使得意圖難明。所以,作為本次考生,這兩道題我給你的結論是,你錯了沒關係,你對了高考時相同的兩道題你也不一定就能拿分。所以,垃圾題目的無效分數,忽略即可。

3題,考點啥?文言文?論證論據?不說北京高考的這道題不會選這類垃圾人文論文,即便選,丟分的8%和17%同學,估計也是死於文言文的理解。一道題目有一道題目之用意,這題不該錯,但你做對了能說明高考能力嗎?說明的是文言文還可以,別的沒了。

4題不說了,真的跟高考沒半毛錢關係,GPT的答案也比人類好。

5題,文言文實詞竟然有一個班是100%得分率,欣慰了三秒,然後就知道,這題也是廢的。當然這裡的廢是指,這道題對了不說明啥,錯了,很說明。

6題文言虛詞難度不低,但你要說BD選項沒爭議,真不是。一句話說清是:如果不是有D,選B是沒有問題的。

7題兩個班沒人扣分,我呵呵呵,不是欣慰,是笑出題的白出,做題的白做。

8題如4題,不說了。

9題作為高考死拉分的整本書,低低班都83%了,不說了不說了。前段時間整本書烏龍事故還在,明年後年的這道題,無論如何,都一定是繼續死拉開分數的東西。且,隨緣就好,不值得真特別花費時間精力。原因課上說了,這道題的真題命制就是個笑話,你真通讀三遍紅樓夢論語也不必然拿得到高分,你隨便讀讀,也可能不低。說要取消,不是沒有來由的,詳情見前文:甜瓜,紅樓內,論語中。

10題又是兩個100%,高考會嗎?打死也不會。本題的問題只有一個,太容易了。

11題從高考視角,得分率也偏高。但從命題上,這道還是貼近高考命題路數的,該誇要誇。

12題看我總結的02至24高考真題答案解析即可,考風格,是高考路數。

13題默寫,拿不滿這道題,你就是菜。菜了怎麼辦,多默寫唄。多說一句,這道題不能用背誦準備,必須動筆,考前好幾個人問我,現在一起說清。除了選擇題,這是唯一一道你自己可以決定分數的題目,別放過。

14-17,小說,你可以0分,無所謂,原因?高考不考啊,夠充分嗎?

作文,上面說過了。補一張圖吧:

在X上我配的文字說明是:這NM還不是草菅人命⋯⋯

總結下:本次考題的有效分數幾乎是個位數,自行根據以上分析個人問題;其他,認真聽課可。

多餘的幾句:家長抑或你自己,要的是高考高分;那麼,請聚焦在這個點上。日常考試能反映高考能力的,當然要在意;但從命題思路到閱卷,從標準分到題目類型,如果一套題和高考差異到我作為語文教師有如上判斷時,那麼,你該在意什麼,請聽我的。

明確兩個點:真題是王道,卷面和書法和默寫也是。其他,不過各學校有能或無能的日常把戲,從判斷個人狀態,別當假;從高考分數視角,別當真。

本文和https://h.bdfzer.com/ 一起給各位和家長。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11-11T04:28:42Z

6 Likes

不知道怎麼和家長聊語文的,可以直接給本帖鏈接:)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讲评.pptx (37.4 MB)

online:

1 Like

本来挺高兴的,现在发现自己这分拿的没什么用……正好是有用的没拿着

4 Likes

语文70五层次,只能顺从了

Ham carrying me on his back and a small box of ours under his arm, and Peggotty carrying another small box of ours, we turned down lanes bestrewn with bits of chips and little hillocks of sand, and went past gas-works, rope-walks, boat-builders’ yards, shipwrights’ yards, ship-breakers’ yards, caulkers’ yards, riggers’ lofts, smiths’ forges, and a great litter of such places, until we came out upon the dull waste I had already seen at a distance; when Ham said,

‘Yon’s our house, Mas’r Davy!’

I looked in all directions, as far as I could stare over the wilderness, and away at the sea, and away at the river, but no house could I make out. There was a black barge, or some other kind of superannuated boat, not far off, high and dry on the ground, with an iron funnel sticking out of it for a chimney and smoking very cosily; but nothing else in the way of a habitation that was visible to me.

‘That’s not it?’ said I. ‘That ship-looking thing?’

‘That’s it, Mas’r Davy,’ returned Ham.

If it had been Aladdin’s palace, roc’s egg and all, I suppose I could not have been more charmed with the romantic idea of living in it. There was a delightful door cut in the side, and it was roofed in, and there were little windows in it; but the wonderful charm of it was, that it was a real boat which had no doubt been upon the water hundreds of times, and which had never been intended to be lived in, on dry land. That was the captivation of it to me. If it had ever been meant to be lived in, I might have thought it small, or inconvenient, or lonely; but never having been designed for any such use, it became a perfect abode.

It was beautifully clean inside, and as tidy as possible. There was a table, and a Dutch clock, and a chest of drawers, and on the chest of drawers there was a tea-tray with a painting on it of a lady with a parasol, taking a walk with a military-looking child who was trundling a hoop. The tray was kept from tumbling down, by a bible; and the tray, if it had tumbled down, would have smashed a quantity of cups and saucers and a teapot that were grouped around the book. On the walls there were some common coloured pictures, framed and glazed, of scripture subjects; such as I have never seen since in the hands of pedlars, without seeing the whole interior of Peggotty’s brother’s house again, at one view. Abraham in red going to sacrifice Isaac in blue, and Daniel in yellow cast into a den of green lions, were the most prominent of these. Over the little mantelshelf, was a picture of the ‘Sarah Jane’ lugger, built at Sunderland, with a real little wooden stern stuck on to it; a work of art, combining composition with carpentry, which I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nviable possessions that the world could afford. There were some hooks in the beams of the ceiling, the use of which I did not divine then; and some lockers and boxes and conveniences of that sort, which served for seats and eked out the chairs.

All this I saw in the first glance after I crossed the threshold—child-like, according to my theory—and then Peggotty opened a little door and showed me my bedroom. It was the completest and most desirable bedroom ever seen—in the stern of the vessel; with a little window, where the rudder used to go through; a little looking-glass, just the right height for me, nailed against the wall, and framed with oyster-shells; a little bed, which there was just room enough to get into; and a nosegay of seaweed in a blue mug on the table. The walls were whitewashed as white as milk, and the patchwork counterpane made my eyes quite ache with its brightness. One thing I particularly noticed in this delightful house, was the smell of fish; which was so searching, that when I took out my pocket-handkerchief to wipe my nose, I found it smelt exactly as if it had wrapped up a lobster. On my imparting this discovery in confidence to Peggotty, she informed me that her brother dealt in lobsters, crabs, and crawfish; and I afterwards found that a heap of these creatures, in a state of wonderful conglomeration with one another, and never leaving off pinching whatever they laid hold of, were usually to be found in a little wooden outhouse where the pots and kettles were kept.

We were welcomed by a very civil woman in a white apron, whom I had seen curtseying at the door when I was on Ham’s back, about a quarter of a mile off. Likewise by a most beautiful little girl (or I thought her so) with a necklace of blue beads on, who wouldn’t let me kiss her when I offered to, but ran away and hid herself. By and by, when we had dined in a sumptuous manner off boiled dabs, melted butter, and potatoes, with a chop for me, a hairy man with a very good-natured face came home. As he called Peggotty ‘Lass’, and gave her a hearty smack on the cheek, I had no doubt, from the general propriety of her conduct, that he was her brother; and so he turned out—being presently introduced to me as Mr. Peggotty, the master of the house.

‘Glad to see you, sir,’ said Mr. Peggotty. ‘You’ll find us rough, sir, but you’ll find us ready.’

0061

I thanked him, and replied that I was sure I should be happy in such a delightful place.

‘How’s your Ma, sir?’ said Mr. Peggotty. ‘Did you leave her pretty jolly?’

I gave Mr. Peggotty to understand that she was as jolly as I could wish, and that she desired her compliments—which was a polite fiction on my part.

‘I’m much obleeged to her, I’m sure,’ said Mr. Peggotty. ‘Well, sir, if you can make out here, fur a fortnut, ‘long wi’ her,’ nodding at his sister, ‘and Ham, and little Em’ly, we shall be proud of your company.’

Having done the honours of his house in this hospitable manner, Mr. Peggotty went out to wash himself in a kettleful of hot water, remarking that ‘cold would never get his muck off’. He soon returned, greatly improved in appearance; but so rubicund, that I couldn’t help thinking his face had this in common with the lobsters, crabs, and crawfish,—that it went into the hot water very black, and came out very red.

After tea, when the door was shut and all was made snug (the nights being cold and misty now), it seemed to me the most delicious retreat that the imagination of man could conceive. To hear the wind getting up out at sea, to know that the fog was creeping over the desolate flat outside, and to look at the fire, and think that there was no house near but this one, and this one a boat, was like enchantment. Little Em’ly had overcome her shyness, and was sitting by my side upon the lowest and least of the lockers, which was just large enough for us two, and just fitted into the chimney corner. Mrs. Peggotty with the white apron, was knitting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ire. Peggotty at her needlework was as much at home with St. Paul’s and the bit of wax-candle, as if they had never known any other roof. Ham, who had been giving me my first lesson in all-fours, was trying to recollect a scheme of telling fortunes with the dirty cards, and was printing off fishy impressions of his thumb on all the cards he turned. Mr. Peggotty was smoking his pipe. I felt it was a time for conversation and confidence.
https://www.gutenberg.org/files/766/766-h/766-h.htm#link2HCH0003

The image shows a screenshot of a document or webpage, likely a study guide or educational material, featuring text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ussing literary analysis and narrative techniques. (Captioned by AI)

Screenshot_20241111_085744
Screenshot_20241111_085807
好信达雅的翻译

79是二层次中,我70是五层次顶,证明九分里面塞了二到三个层次

3 Likes

你说得对,但是我错五道选择
怀疑自己国籍了

1 Like

罕见

我也是70分,五層次上 :sweat_smile:

2 Likes

1 Like

Screenshot 2024-11-12 at 15.43.50
Screenshot 2024-11-12 at 15.43.56

修辞学发凡 (陈望道) (Z-Library).pdf (3.8 MB)
修辞格不清楚的,翻看下這本書

1 Like

还有“舒畅的冒着烟”拟人

1 Like

不過生成式模型會不會因爲您的問題内包含“擬人”而回答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
畢竟生成式AI是回答與用戶想要的内容,而不一定有思考(?)
目前的神經網絡似乎還不足以支持思考,可能只是分析内容關聯性,以及内容拼接
以上内容我不太確定,但我覺得目前的AI很有可能會受到這樣提問的影響

1 Like

我做这题时甚至觉得没有比喻,虽然说大如斗,但感觉是一个比较。。。。。。

AI算旁證。
主證其實是走字本義走的解释|走的意思|汉典“走”字的基本解释

原本就是人跑起來的樣子。

飛沙走石飛禽走獸奔走相告,保留在字內的一直有人態。所以你要問我有沒有,我會主張有擬人。

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