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oy
1
胡锡进:网友们为这位遭惩警察喊冤,该不该听?
宁夏固原市一个镇的派出所副所长因踢打小学生被监控录下,遭撤职。后来网上爆料“反转”,说被副所长踢打的是该校反复“霸凌”低年级学生的一个六年级男生。转而称赞那名副所长并给他送锦旗的网友们一下子重塑了围绕这件事的舆论。
▲在网上下单锦旗的网友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可以为涉事警察发声,抵制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被公众深恶痛绝,因为法律拿一些未成年霸凌者没有太有效的办法,**那名副所长教训“霸凌者”,呼应了人们的气愤和无奈,**因此受到高赞。
但是事情的细节究竟是什么样的,那名被副所长踢打的学生犯错程度究竟有多大,公众其实很难掌握,大家的反应存在沿着一个信息想象发酵而不计其余的可能性。
所以在这件事上,老胡主张,**我们还是要以当地官方对此事的调查和认定作为认知基础。**我们看到的官方信息首先是警方的,内容是“三年级学生反映其被六年级学生多次殴打”,因此出警。另外有当地官方人员今天回应记者提问,表示被踢打男生是与三年级学生发生了小摩擦,打闹得有点过了,并未构成“霸凌”。这些信息值得我们在评价这件事上综合参考。
那名副所长“教训”六年级学生有公众是非认知和价值取向的基本支持,但是作为执法者又必然受到法律的约束,现在法律和公众的价值取向同时摆在这里,任何人如果作为这件事的官方裁定者,大概都会感到棘手。
所以老胡认为,不能苛责当地对那名副所长的纪律处分,**我们要理解法律法规是当地裁定此事的优先依据。**但是公众为那名副所长喊冤、送锦旗,反映了真实且淳朴的民意。我相信,这些民意在舆论场上回响,会产生某种作用的。
对那名似乎欺负了低年级学生的男生,我们在不知道太多细节时,不应急于做道德审判。如果他真的反复欺负了三年级的学生,并且情节严重,那么我要说他的确值得接受一顿教训。如果警察那样做不妥的话,他的父亲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即使不是狠揍他一顿,也要让他感受到真正的惩罚,对他今后不再犯欺负低年级学生的顽劣表现产生有效震慑。**但是这当中一定要考虑具体真实情况,**我有点担心,如果“网络谴责”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造成未成年人难以承受的网暴,事情也未必就是好的。
学校霸凌需要教育系统出办法,还弱势同学安全感,这也是防止恶性悲剧发生的一条重要线索。**在这当中家长也需发挥重要作用,不能过度护自己有不当表现的孩子。
单就这件事来说,我们还是要看具体细节,对这件事的处理应当交给当地,**网络的参与需要适可而止。**让我们相信负责调查者的判断力和公正,事情可能并非我们根据单一信息想象得那么绝对。我建议大家在表达价值取向的同时,接受事情本身可能存在的一定复杂性。
Last edited by @cnboy 2024-11-26T15:33:23Z
cnboy
3
虽然胡锡进争议挺多的,但他说的一句话我一直挺喜欢的,像人生照片一样()
“假如我不是中国人,我一定会活得敞亮,少很多纠结。我会看中国热闹,它又大又穷又折腾又没人缘,人多得像蚂蚁。它的发展更像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挣扎,是全世界优雅人士的笑料。可惜我就是中国人,生在国家和所有国民与命运抗争的激流中,看遍成功,也看遍失败和殊死般争执。我爱、恨、心疼这个国家。”
5 Likes
cnboy
4
哎,12岁以下的事咋解释都能圆回来。
心智不成熟,玩着玩着打起来被家长上升确实有
故意霸凌也确实有,未成年问题太复杂了
Adler
5
正是又蠢又坏的年纪(雾)
那这事说不清楚了,校方官方想必是一心息事宁人
话说有人拿邯郸那个案子来证明这次打的对,好奇邯郸案有后续吗
cnboy
10
不好说,如果按正常未成年案件审理,现在应该已经判决了,并且结果不会公开。
如果最高法想开创一个对未成年人故意杀人,且情节特别严重,判处无期徒刑的类似先例,那这个时间确实不够
suen
12
@Creative 細緻剖析本文行文邏輯與寫作思路,評議其觀點,最後給出你的觀點
好的,我们来细致地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行文逻辑与写作思路:
- 引出事件:文章首先通过新闻事件“宁夏固原市一派出所副所长因踢打小学生被撤职”引出话题,并指出网络舆论出现“反转”。
- 分析公众心理:作者分析了公众对校园霸凌的深恶痛绝,以及对副所长行为叫好的心理基础,指出这种情绪源于对法律惩治未成年霸凌者不力的无奈。
- 强调官方信息的重要性:作者提出,由于公众难以掌握事件的全部细节,容易被单一信息带偏,因此应以官方调查和认定作为认知基础,并列举了警方和当地官方人员的说法。
- 指出事件的复杂性:作者认为,事件同时涉及法律和公众价值取向,处理起来比较棘手,因此要理解当地对副所长的纪律处分,因为法律法规是优先依据。
- 肯定民意价值:作者肯定了公众为副所长喊冤、送锦旗的行为,认为这反映了真实淳朴的民意,并相信这种民意会产生作用。
- 呼吁理性看待:作者呼吁对涉事男生不应过早进行道德审判,要考虑具体情况,避免网络暴力;同时强调学校和家长在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中的责任。
- 再次强调官方立场:文章结尾再次强调要以官方调查为准,网络参与要适可而止,要相信官方的判断力和公正性,并接受事情的复杂性。
观点评议:
- 肯定了公众朴素的正义感:文章肯定了公众对校园霸凌现象的厌恶和对受害者同情,这是社会正义感的一种体现。
- 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性:文章强调了法律法规在处理此类事件中的优先地位,认为对副所长的处罚是基于法律的,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 呼吁理性看待网络舆论:文章指出了网络舆论可能存在的片面性和情绪化,呼吁公众要基于事实和官方调查结果理性看待问题,避免被带偏节奏。
-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方路径:文章提出了教育系统、家长在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中的责任,认为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系统性问题。
我的观点:
我认为胡锡进的这篇文章总体上是客观、理性的。他既肯定了公众朴素的正义感,也强调了法律的权威性,并呼吁理性看待网络舆论,避免情绪化和网络暴力。
具体来说,我对以下几点表示赞同:
- 官方信息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公众很难辨别真伪。在这种情况下,官方调查结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以官方信息为基础,理性看待问题。
- 法律的权威性:法治社会,法律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不能被个人情绪或舆论裹挟。
- 解决问题的复杂性: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法律、教育、家庭等多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能一蹴而就。
当然,我也认为文章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 如何平衡法律和民意:法律是冰冷的,民意是温暖的。如何在维护法律权威性的同时,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 如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如何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防止校园霸凌事件的发生,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目标。
- 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健康发展,避免网络暴力和极端言论,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总之,我认为胡锡进的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理性看待此事的视角,提醒我们在表达个人观点时,要尊重事实,尊重法律,避免情绪化和网络暴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思考如何解决校园霸凌问题,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外,你提供的图片中,有网友给涉事副所长送锦旗,以及警方的情况通报。这些都进一步佐证了文章中的观点,即公众对副所长行为的认可,以及官方对事件的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警方通报中提到,涉事六年级学生并非“霸凌”,而是与三年级学生发生小摩擦。这也印证了胡锡进文章中提到的,要以官方调查为准,不能被单一信息带偏。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就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虽然法律对未成年人有一定的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成年人可以肆意妄为。对于一些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行为,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完善法律,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 Like
suen
15
警察使用暴力有助於解決校園霸凌問題嗎?如果不能,如何看待公眾心裡?
警察使用暴力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更多问题。以下是一些原因:
-
程序正义缺失:执法行为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警察作为执法者,在处理校园霸凌问题时,应以调查取证、教育劝导为主,而不是直接使用暴力。未经法定程序使用暴力,是对程序正义的破坏。
-
可能侵犯未成年人权益: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警察使用暴力可能对其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侵犯其合法权益。
-
治标不治本: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涉及家庭教育、学校管理、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警察使用暴力即使能暂时震慑霸凌者,也无法根除霸凌产生的土壤,治标不治本。
-
可能引发新的矛盾:警察使用暴力可能激化矛盾,导致霸凌者及其家庭对警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
损害警察形象:警察作为执法者,其行为具有示范效应。如果警察滥用暴力,会损害警察队伍的形象,降低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度。
既然警察使用暴力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公众对警察使用暴力的叫好声呢?我认为,公众的这种心理反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对校园霸凌的深恶痛绝:校园霸凌对受害者身心造成巨大伤害,公众对此深恶痛绝,希望能够尽快制止霸凌行为,保护弱势群体。
-
对法律惩戒不力的不满:由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限制,以及现有法律体系的不足,对一些未成年霸凌者的惩戒力度往往不足,导致公众对法律的惩戒效果不满,转而寻求其他解决途径。
-
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公众朴素的正义感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霸凌者应该受到惩罚。当法律无法满足这种期待时,公众就会倾向于支持“以暴制暴”的行为。
-
对社会治理能力不足的焦虑:校园霸凌频发,反映了学校、家庭、社会在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公众对这种社会治理能力的不足感到焦虑,希望有强力手段介入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公众对警察使用暴力的叫好声,反映了公众对校园霸凌问题的强烈关注和对现有解决机制的不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不满就支持警察使用暴力。解决校园霸凌问题,需要从根本上入手,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学校管理,改进家庭教育,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此外,对于公众的这种心理,政府和社会也应予以重视,积极回应公众关切,通过加强普法宣传、完善法律法规、改进社会治理等方式,提升公众对法律和政府的信任度,引导公众理性表达诉求,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