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理解第二期——如何理解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Continuing the discussion from 或许人真的只能理解自己生活中所感悟的东西:

还是老样子,我放原文
邑中园亭,
仆皆为赋此词。
一日,
独坐停云,
水声山色,
竞来相娱。
意溪山欲援例者,
遂作数语,
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
交游零落,
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
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
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
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
停云诗就,
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
岂识浊醪妙理。
回首叫、
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
恨古人、
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
二三子。
我还是喜欢一句句分析喵

怎么呼叫机器人来着,,

@Creative_bot 化身詞評專家,逐句分析

好的,@Creative 将化身为词评专家,与您一起逐句分析辛弃疾的这首《沁园春》: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

  • 背景介绍:辛弃疾开篇点明了写作背景,说明他曾为许多园亭作词,而今天独坐在停云亭中,欣赏着山水美景。
  • “竞来相娱”:用拟人手法,写出水声山色仿佛有意来陪伴作者,排解他的寂寞,流露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

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 “意溪山欲援例者”:作者想象山水也想效仿他人为自己作词,于是他也写下几句话,表达对亲友的思念之情,类似于陶渊明思念亲友的心情。
  • “庶几仿佛”:表明并非完全相同,而是略有相似之处。此处暗示作者与陶渊明有着相似的人生际遇和情感体验。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 “甚矣吾衰矣”:直抒胸臆,表达出作者年老体衰、壮志难酬的感慨。
  •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感叹一生中结交的朋友如今所剩无几,流露出孤独寂寞之感,同时也暗示作者仕途坎坷,知音难觅。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 “白发空垂三千丈”: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作者白发之多,进一步强化了年华老去的悲哀。
  • “一笑人间万事”:表面上看似洒脱,实则包含着无奈和苦涩,表现出作者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 设问:“问何物、能令公喜”,引出下文对山水之乐的描写。
  •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运用拟人手法,将自己与青山互相欣赏,互为知己,表达出作者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感受。
  • “情与貌,略相似”: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青山的秀丽景色相比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美好和高洁。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 “一尊搔首东窗里”:描绘作者独自饮酒、沉思的形象。
  •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想象陶渊明写成《停云》诗时的心情,体会其中蕴含的闲适与旷达。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 “江左沉酣求名者”:指代那些沉迷于功名利禄的人。
  • “岂识浊醪妙理”:指出那些追求名利的人无法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乐趣。
  • “回首叫、云飞风起”:作者以豪迈的姿态,呼唤云和风,展现出他不羁的性格和狂放的精神。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并非真的遗憾没有见到古人,而是遗憾古人没有机会看到他豪迈奔放的一面。
  • “知我者,二三子”:作者最终将目光转向知己,虽然人数不多,却足以慰藉他孤独的心灵。

总评:

这首词以沉郁苍凉的笔调,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热爱自然的一面。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辛词豪放词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