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 * 秦腔/ 贾平凹

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贾平凹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有删改。

八百里秦川,以西安为界,咸阳,兴平,武功,周至,凤翔,长武,岐山,宝鸡,两个专区[1]几十个县为西府;三原,泾阳,高陵,户县,合阳,大荔,韩城,白水,一个专区十几个县为东府。秦腔,就源于西府。在西府,民性敦厚,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哭丧又一呼三叹。呼喊远人更是特殊:前声拖十二分的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内容。声韵的发展,使会远道喊人的人都从此有了唱秦腔的天才。老一辈的能唱,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个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未曾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的迷丽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着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所到之处,村村都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在黎明或者黄昏的时分,一个人独独地到田野里去,远远看着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细细辨认着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高高的土屋上的窗口里就飘出一阵冗长的二胡声,几声雄壮的秦腔叫板,我就痴呆了,感觉到那村口的土尘里,一头叫驴的打滚是那么有力,感觉自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喷薄而出。

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演员们都集合起来,到那古寺庙里去。吹,拉,弹,奏,翻,打,念,唱,提袍甩袖,吹胡瞪眼,古寺庙成了古今真乐府,天地大梨园。导演是老一辈演员,享有绝对权威;演员是一家几口,夫妻同台,父子同台,公公儿媳也同台。按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爷和孙却可以无道;弟与哥嫂可以嬉闹无常,兄与弟媳则无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台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庙里一个跟斗未翻起,窗外就哇的一声叫倒好,演员出来骂一声:谁说不好的滚蛋!他们抓住窗台死不滚去,倒要连声讨好:翻得好!翻得好!更有殷勤的,跑回来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演员作夜餐,赚得进屋里有一个安全位置。排演到三更鸡叫,月儿偏西,演员们散了,孩子们还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

一出戏排成了,一人传出,全村振奋,扳着指头盼那上演日期。一年十二个月,正月元宵日,二月龙抬头,三月三, 四月四,五月五日过端午,六月六日晒丝绸,七月过半,八月中秋,九月初九,十月一日,再是那腊月五豆,腊八, 二十三……月月有节,三月一会,那戏必是上演的。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积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扛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各类小吃趁机摆开,一个食摊上一盏马灯,花生,瓜子,糖果,烟卷,油茶,麻花,烧鸡,煎饼,长一声短一声叫卖不绝。锣鼓还在一声儿敲打,大幕只是不拉,演员偶尔从幕边往下望望,下边就喊:开演呀,场子都满了!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却又叮叮咣咣不停。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么不说最前边的立着;场外的大声叫着亲朋子女名字,问有坐处没有,场内的锐声回应快进来;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熟人买了站在场外一扬手,出口骂了一声隔人头甩去,不偏不倚目标正好;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言语伤人,动了手脚;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旋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大幕又一挑,站出戏班头儿,大声叫喊要维持秩序,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杆子”人物来。这类人物多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却十二分忠诚于秦腔,此时便拿了树条儿,哪里人挤,哪里打去,如凶神恶煞一般。人人恨骂这些人,人人又都盼有这些人,叫他们是秦腔宪兵。宪兵者越发忠于职责,虽然彻夜不得看戏,但大家一夜满足了,他们也就满足了一夜。

终于台上锣鼓停了,大幕拉开,角色出场。但不管男的女的,出来偏不面对观众,一律背身掩面,女的就碎步后移,水上漂一样,台下就叫:瞧那腰身,那肩头,一身的戏哟!是男的就摇那帽翎,一会双摇,一会单摇,一边上下飞闪,一边纹丝不动,台下便叫:绝了!绝了!等到那角色儿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哗啷啷直从人们头顶碾过,全场一个冷战,从头到脚,每一个手指尖儿,每一根头发梢儿都麻酥酥的了。如果是演《救裴生》[2],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气氛,面对着这样的观众,秦腔是最逞能的,它的艺术的享受,是和拥挤而存在,是靠力气而获得的。如果是冬天,那风在刮着,像刀子一样,如果是夏天,人窝里热得如蒸笼一般,但只要不是大雪、冰雹、暴雨,台下的人是不肯撤场的。最可贵的是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险,双手鼓掌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却免于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更有一些爬在了场边的麦秸积[3]上,夏天四面来风,好不凉快,冬日就扒个草洞,将身子缩进去,露一个脑袋。也正是有闲阶级享受不了秦腔吧,他们常就瞌睡了,一觉醒来,月在西天,戏毕人散,只好苦笑一声悄然没声儿地溜下来回家敲门去了。

当然,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员亮相,也是一次演员受村人评论的考场。每每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嘁嘁喳喳:这是谁的儿子,谁的女子,谁家的媳妇,娘家何处?于是乎,谁有出息,谁没能耐,一下子就有了定论。有好多外村的人来提亲说媒,总是就在这个时候进行。据说有一媒人将一女子引到台下,相亲台上一个男演员,事先夸口这男的如何俊样,如何能干,但戏演了过半,那男的还未出场,后来终于出来,是个国民党的伪兵,还持枪未走到中台,扮游击队长的演员挥枪一指,“叭”的一声,那伪兵就倒地而死,爬着钻进了后幕。那女子当下哼了一声,闭了嘴,一场亲事自然了了。这是喜中之悲一例。据说还有一例,一个老头在脖子上架了孙孙去看戏,孙孙吵着要回家,老头好说好劝只是不忍半场而去,便破费买了半斤花生,他眼盯着台上,手在下边剥花生,然后一颗一颗扬手喂到孙孙嘴里,但喂着喂着,竟将一颗塞进孙孙鼻孔,吐不出,咽不下,口鼻出血,连夜送到医院动手术,花去了七十元钱。但是,以秦腔引喜的事却不计其数。每个村里,总会有那么个老汉,夜里看戏,第二天必是头一个起床往戏台下跑。戏台下一片石头、砖头,一堆堆瓜子皮、糖果纸、烟屁股,他掀掀这块石头,踢踢那堆尘土,少不了要捡到一角两角甚至三元四元钱币来,或者一只鞋,或者一条手帕。这是村里刁钻人干的营生,而馋嘴的孩子们有的则夜里趁各家锁门之机,去地里摘那香瓜来吃,去谁家院里将桃杏装在背心兜里回来分红……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凡是到这些村庄去下乡,到这些人家去做客,他们最高级的接待是陪着看一场秦腔,实在不逢年过节,他们就会要合家唱一会乱弹,你只能点头称好,不能耻笑,甚至不能有一点不入神的表示。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即是在任何地方,这些名角没有在场,只要发现了名角的父母,去商店买油是不必排队的,进饭馆吃饭是会有座位的,就是在半路上挡车,只要喊一声我是某某的什么,司机也便要嘎地停车。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手,使你永远记住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了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1983 年5 月2 日草于五味村

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专注于平凡的原生态描写,追寻着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的余韵,颇有诗意。阅读时要随着作品的描写发挥联想,读出景物描写中蕴含的哲思之美,理解文中对人生、自然、历史的思考,学习如何在描写中融入想象与思考,让文章富有内涵。

贾平凹以秦腔为描写对象,笔触广阔深远。《秦腔》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风貌和风俗人情,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欣赏时要关注作品丰富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将秦腔所激发的喜怒哀乐场面表现出来,并且与秦腔艺术的韵味融为一体的。

《风景谈》写于 1940 年底。茅盾当时身处国民党统治区,不得不在写作中运 用曲笔。他回忆自己在延安参观、讲学时的见闻,怀着对延安的热爱,借谈“风 景”向国统区人民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陕甘宁边区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美好 图景,讴歌延安军民身上体现出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革命情怀。研读 时要把握本文以风景为“形”、以政治为“神”的特点,在欣赏写景技巧、分 析“景”“人”关系的基础上,体会每幅风景的精神内涵,探究风景之间的纵 向与横向联系,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茅盾《在抗战逆流 中》)的。

贾平凹以秦腔为描写对象,笔触广阔深远。《秦腔》写出了三秦大地的山川 风貌和风俗人情,写出了那片土地上人民的性格,写出了秦腔与人民的血肉联 系,具有厚重的文化意蕴。欣赏时要关注作品丰富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 将秦腔所激发的喜怒哀乐场面表现出来,并且与秦腔艺术的韵味融为一体的。


This is a companion discussion topic for the original entry at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kuschool/%e9%81%b8%e5%bf%85%e4%b8%8b/%e7%ac%ac%e4%ba%8c%e5%8d%95%e5%85%83/%e7%a7%a6%e8%85%94-%e8%b4%be%e5%b9%b3%e5%87%b9
  1. 〔专区〕“地区”的旧称。省、自治区设立的行政区域,一般包括若干市、县。 ↩︎

  2. 〔《救裴生》〕秦腔传统剧目之一。剧情是:南宋奸相贾似道杀了李慧娘,又派爪牙连夜追杀囚禁中的裴生。慧娘的魂魄借土地神所赐的宝扇救裴生逃出险境。此剧的“吹火”特技和特殊身段颇为精彩。 ↩︎

  3. 〔麦秸积〕麦秆堆成的垛子。麦秸,脱粒后的麦秆。积,堆子、垛子。 ↩︎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8-18T10:32:35Z

@Creative_bot 幫我賞析作品丰富的细节描写,作者是如何 将秦腔所激发的喜怒哀乐场面表现出来,并且与秦腔艺术的韵味融为一体的?

贾平凹《秦腔》细节描写赏析:声声秦腔,人生百态

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细节,描绘了秦腔与八百里秦川人民生活水乳交融的景象,将秦腔所激发的喜怒哀乐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将其与秦腔艺术的韵味融为一体。

一、声音的细节,展现秦腔的魅力与感染力:

  • 方言特色,奠定秦腔基调: 作者开篇即描述西府方言“说话多用去声,一律咬字沉重,对话如吵架一样”,这种语言特点恰恰与秦腔高亢激昂的风格相吻合,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 呼喊唱腔,体现艺术天赋: 作者用“前声拖十二分的长,末了方极快地道出内容”来描绘当地人呼喊远人的方式,这种独特的节奏感与秦腔的唱腔遥相呼应,暗示了秦腔艺术就根植于这片土地,人人皆有成为名角儿的潜质。
  • 锣鼓喧天,渲染热闹氛围: “叮叮咣咣”的锣鼓声贯穿全文,无论是戏班排演还是正式演出,都渲染出热闹、喜庆的氛围,也体现了秦腔在人们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 唱腔变化,牵动观众情绪: “快板”的高亢激昂, “慢板”的揪心裂肠,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不同板式的特点,以及它们对观众情绪的强烈感染力。

二、场景的细节,描绘秦腔与生活的交织:

  • 田间地头,劳作之余的慰藉: 作者描写农民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时,会“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 将秦腔比作“生命的五大要素”之一,展现出秦腔是农民辛苦劳作之余的精神慰藉。
  • 古寺庙宇,简陋却神圣的舞台: 作者将排练场所选在“古寺庙”中,虽然“夏天蚊虫飞来”,“冬天四面透风”,环境简陋,但这丝毫不影响演员和观众的热情,反而更显现出秦腔艺术的质朴和生命力。
  • 戏台上下,全民参与的狂欢: 作者用大量笔墨描绘了看戏时的场景: 争抢座位、嬉笑怒骂、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孩子们的顽皮捣蛋…… 这些细节描写将一幅热闹、生动、充满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展现出秦腔是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
  • 红白喜事,人生重要时刻的见证: 无论是“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还是提亲说媒时的戏剧性插曲,都体现出秦腔已经深深融入到当地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人物的细节,刻画秦腔的狂热爱好者:

  • 老农的痴迷: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简洁的语言,将老一辈人对秦腔的痴迷刻画得淋漓尽致。
  • 孩子的模仿: 孩子们“围了火堆弯腰踢腿,学那一招一式”,展现出秦腔艺术的传承性。
  • “二杆子”的维护秩序: 这些“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年轻人,自发维护看戏秩序,虽然方法粗暴,但也体现出他们对秦腔的热爱。
  • 媒人的“看走眼”与老头的“执着”: 作者用两个小故事,从侧面反映出秦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秦腔的狂热程度。

总而言之,贾平凹在《秦腔》中,通过对声音、场景、人物的细节描写,将秦腔与八百里秦川人民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秦腔艺术的魅力、秦腔文化的传承,以及秦腔带给人们的喜怒哀乐。作者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将秦腔的韵味与人生百态完美融合,使读者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感受到生活的厚重与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