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我的北大附中 正心學長

2010

:black_heart:

——北大附中5月24日初中部校训发言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大附中09届高中毕业生夏宇阳,现在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说起来,我在附中生活的时候,还是小有名气的:我曾作过校园杂志《偷听北大附中》的首任主编,同时也是学生会创意媒体工作室的首任负责人。因为这重身份,我有机会与许多校领导、优秀教师和毕业的学长交流,对北大附中的精神、理念有过深入、系统的思考。我与学校的一些领导老师有过书信或者面对面沟通,也近水楼台地在《偷听》上发表过一些关于附中发展的意见。今天有幸站在这里,实在也是因为和校领导的熟识。老师们希望我谈的话题正是我一直以来想找机会和学弟学妹们交流的。

我自己为今天的发言起了个题目——“为了我的北大附中”。那么首先,“北大附中”四个字究竟意味着什么?其次,为什么要说是“我的”北大附中?最后,“为了”我的北大附中,我们应该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问题,今天多多少少都会谈到。也许不会让大家听过之后就油然生起一腔热血,但如果你答应我仔细思考我说的话,我保证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个大话题,还是从我个人的小感受谈起吧。今天站在这里,我实在感慨万千,主要是因为有几个第一次。比如,我自初中毕业后就从未和初中生交流过,今天是第一次,因此请允许我把各位想象得有和我一样的理解力,我也相信我这样想像是恰当的。另外,各位也许不信,我还是第一次在附中的校训上讲话——而很说明问题的故事,也该从这儿说起了。

我曾在高三成人仪式和毕业典礼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但在校训,是头一回。曾经有一次机会我没有抓住,原因是我那次准备的发言稿有些过激言论,就被“和谐”了——顶替我发言的,想必仅仅抒发了一些留恋之情。但我的“过激言论”是什么?不过是号召大家培养批评的精神——批评谁?从母校开始。热爱母校要致力于改善它,而改善则首先要发现问题,学生有权发现问题并有权提出批评,而后学校又有所反映,这才是真正民主、自由的附中应有的面貌。我想,想方设法让附中更加美好,这也是对母校真挚的、有意义的又一种热爱吧?尽管有“愤青”之嫌,但“爱之深,责之切”难道不是应该有的现象么?

但它被“和谐”了,我能体谅老师的用心,也明白我的过激之处,所以并不心存怨恨,充其量不过耿耿于怀。然而这件事却实在引起了我的思考,北大——包括附中——说来一直是自由、民主的阵地,是黑暗社会笼罩之外的一块净土。可我曾经历的包括这件事在内的许多状况,实在让我体会到了人际的繁难,甚至社会的艰辛。其中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是我在高二下学期时参与的“倒疯运动”。

这一所谓“运动”就是包括我在内的几个学生因为对曾经的住宿部负责人的管理方式极为不满而私下发起的面向全体住宿生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很符合预期,于是被我写成一封言辞激烈的书信呈给当时的校领导。我甚至用“天下苦秦久矣”的句子来描述大家对当时住宿部的不满;用“关系再硬,也硬不过民心”的句子来驳斥校领导对职位难以调剂的解释;用“欺上瞒下、一意孤行,要不要有个度”的句子来怒斥当时住宿部负责人的行径……然而,校领导对这个事件的唯一处理是:这个“运动”的主要策划者被停宿了——这个人,很惭愧,并不是我。

这就是曾发生在各位身边的事情,初三的一些同学可能还有印象。就在你们上晚自习的某个平常的傍晚,有几个人在各自习教室悄悄发放问卷;就在你们放学的某个平常下午,有个人在副校长办公室里痛哭流涕地和住宿部负责人对质。这并不是说附中有多么黑暗,我只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我们有一些人曾为附中的美好而做过如此的努力,这样的努力如果终于失败,则它对我们自己的价值远大于它对学校的价值,而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也着实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许,这样的所作所为,是对母校的深刻的爱;而经历这样的历练,则是母校给我们的赠与。我绝不是在这里继承一年前想讲的话来号召大家喊着“造反有理”纷纷向校领导写信弹劾老师、批评门卫、对课程和活动提意见——这种种的批评不该是心血来潮,而应该是对事实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分析后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只是:我们对于自己的学校,要用敏锐的眼神给以充分关注,不要只看着自己的课本和卷子糊里糊涂地度过三年时光。而这种警醒的、有担当的关注,则来自于我们对母校的热爱。

这就谈到了附中精神里的一个关键词:担当。我曾把附中教育理念总结为三个“自”:自主学习、自由发展、自觉担当。这三点每一点都关涉学生的一生:自主学习,让我们尽可能顺利地走过中考、高考以及以后的种种学习,可以奠定我们平坦完整的学历以及一生受用的正确学习态度;自由发展,让我们有空间对许多知识进行广泛涉猎、深入钻研,为一生在人海打拼提供了充分的资本以及获得资本的能力;而自觉担当,这本是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如今师生们最容易忽略的一点,它该是我们作为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必须具备的品质——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从担当自己的人生走向担当社会、担当天下的过程。这虽然不仅仅表现在对于学校的关注以及诚恳的批评,但却实在是从这一点开始的。

关于这三点精神在附中校园里的具体体现,我曾在第五期《偷听》中发表过文章探讨,在这里不赘述了。然而值得强调的是,我所概括的附中精神,只是来自传统的北大附中,而今天的附中在致力于继承这些精神的同时——包括学生、教师和校领导——似乎都在努力宕开一条新路。许多我的同届生也和我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北大附中和以前不太一样了,无论体现在教学楼的装修,还是体现在管理方式。

一学年来,王铮校长对附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多事情甚至仓促地让人难以适应,也令很多毕业生不敢相认。比如去年暑假对西楼的装修,我的很多同学曾玩笑说:本打算毕业四年后回来看看当年呆过的教室,谁想到刚过了四个星期,这教室就被拆了。同类的事情还包括对课程的改革、门禁的设置、南楼的翻新等等。许多在校生眼睁睁看着近在咫尺的Seven-Eleven必须绕道五分钟才能走到、眼睁睁看着北达资源学生生活过的南楼将变成为西方列强培养人才的国际部、眼睁睁看着他们曾经熟悉的北大附中因为校长的更换而变得面目全非,他们感到不理解、难过甚至愤怒。

不知道各位对北大附中的变化有没有深切体会,但我从人人网上好友们的日志和状态中大家的言论判断,“民愤”二字用在这里还是颇合适的。我不具备平复民愤的权威,但此刻我掌握着话语权,所以仍然有话要讲:只有在我们敢拍着胸脯说“我知道一切真相,并非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我明白发生这一切的前因后果;我做过谨慎的思考,但仍然觉得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我有更具说服力的理由”的时候,这些愤慨、批评才有意义——否则,就是毫无主见的起哄,是“唯恐天下不乱”,缺乏最基本的诚恳。因此,我作为一名热爱着附中的毕业生,对于这些改变的态度是“立足发展、充满希望、不下定论、静观其变”。

我们附中人,应该有一种大气、成熟的心态。面对任何转折、任何改变,都要能站在一个相对高的角度来观察,才可以破开浮云,免于被鸡毛蒜皮的小情绪牵绊住,自以为是,妨碍了对大是大非的判断和对真相的探明。即便是初中生,也需要让自己的心智努力达到这个境界。在我看来,许多批评和愤慨是不成熟的,甚至我们当年的“倒疯运动”也有不成熟的因子。所以,我用了不少的时间,谈论了许多尖锐的话题和事件,除了表达我对于附中的热爱、关注、思考和号召大家用关注和思考体现对付中的热爱之外,更为了引出这个概念——心智成熟。

于是,尖锐的言论到此为止,这些话是我站在这里就禁不住喷薄而出的。接下来,我准备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谈谈心智、谈谈学习、谈谈人生,以及各位每个人的成熟与整个附中精神的关系。

毕业后的一年来,我一直在给相当一些高三学生作高考语文的家教,也曾经在礼堂给全体高三年级做过一次讲座,在这些讲义中我都谈到了“心智成熟”的期望。今天,面对各位初中的同学,我愿意仍然表达出这个期望,只不过其程度和体现方式的有所不同。

还是要先从我自己讲起。我的初中实施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班里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住校生。大家每天按规定时间起床,以班为单位进行运动量巨大的晨跑,然后同样以班为单位排队进食堂就餐,三餐如此。晚上按规定时间上三节晚自习,任课教师在教室值班,之后回宿舍睡觉,而宿舍卫生和纪律都有量化评分报告给班主任。在那里,没有小卖部,平时严禁出校门,没有任何学生社团,学生间不得跨年级交往,秋季田径运动会和红五月歌咏比赛是硕果仅存的校园活动……也许现在那里改观了,但在我就读的当时,它客观上就是这个样子。各位可以看出它和北大附中的天壤之别。

我并非在忘恩负义地诟病母校,这所初中实在对我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第一,我曾多次触犯那里森严的纪律条文,受到严格的管理,使我这样性格散漫的人在那个容易“跑偏”的年龄能老老实实地学习,并取得喜人的中考成绩而考入北大附中;第二,那里包括晨跑在内的诸多井井有条的锻炼制度,使我这样一个自幼体弱多病的人在体育中考拿到满分;第三,那里枯燥的环境和对学生交往的限制衬托出了同学之间纯真友情的珍贵和重要,我与许多初中同学的关系到如今仍然紧密、牢靠而且温暖。

我想说的是,假设我初中上了北大附中,则很可能在每天宽松的日程安排中慢慢懈怠;在小卖部唾手可得、中午可以随意出入校门的便利环境中慢慢涣散;在年级间甚至初高中间的纷繁交往中慢慢迷失以至没有知心朋友……而我很幸运地在那样一个初中被迫收敛、被迫拘束、被迫沉下心来,避免了可能毁掉我一生的悲剧。并不是说我的性格不适合北大附中,而是在初中这个特殊的阶段,如果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很容易走错道路。我曾有个老师说过这样的话:“初二是一个孩子最关键的年级,如果在初二有志于学,那就会一生有出息;如果在初二沦为痞子,那一辈子就完了。”这初二大可放大为整个三年。这个年龄是人思想和观念开始形成的时期,打个比方说:你初中的时候相信了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相信了南京大屠杀并无其事、相信了“读书顶个球”,则你一生很可能抱定这样的信条,哪怕它的确是荒谬透顶的。所以,摆在初中生面前的心智课题正是:我们是否意识到这三年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我们是否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和生活方式作出恰当的取舍?各位能否在北大附中这样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有自觉、自醒的约束?是随着环境的放任而颓废、沦丧,还是把这种环境当作锻炼自己心智的机会?实际上,北大附中的环境,是历练的机会,同样也是个无情的筛网:着意锤炼自我、努力把握自我的学生会在自主的学习中取得成功;而心智涣散的人、不思进取的人或许会在无人监督、无人催促的生活节奏中一事无成。懂得利用这样自由开放的环境去锻炼自己、充实自己、做强自己,才是成熟的表现。

这就谈到附中精神的第一项:自主学习。这一能力,是我们身处自由环境要取得大成就的必要素质。时间摆在那里,没有人给你安排;资源摆在那里,没有人替你挑选;目标摆在那里,没有人向你提醒;成绩摆在那里,没有人为你总结——一切需要你自己去做,而且最好由你自己去做。因为,即是今有人替你做,明天有人替你做,总有一天,你会自己面对它们。那突然的一天,你愿意是面对着初中生涯的一次普通作业,还是面对着高考前夕毫无头绪的六个科目的复习呢?所以,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越早越好。当然,这也需要师生的默契配合,教师的指导应在什么尺度上,这其实是教育工作的一大课题。

我自诩是个语文老师,所以想举语文的例子来谈论学习的问题。我认为,“语文”二字有四种不同的解读,分别是:考试语文、应用语文、文化语文和学术语文。具体地说,“考试语文”要求我们要在考场上能选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答出作者使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效果、写出一篇标准的记叙文或议论文等等;“应用语文”要求我们说话合乎普通话发音、写字符合规范字字型,对话、书信、论文不出现语法错误,且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和观点等等;“文化语文”要求我们对屈原、李杜、苏辛的诗歌能有所共鸣,对鲁迅的小说、曹禺的戏剧能有所感动,对塞万提斯、福楼拜、海明威等人的作品也能有所体会等等;而“学术语文”则要求我们探讨日本战国辞世歌与中国古典绝命诗体现出的民族观念差异,研究赋比兴的景情关系在历代诗歌中的体现和嬗变,挖掘《奥德赛》和《神曲》中对相同人物不同描写所暗含的观点区别等等。

我们看到,“考试语文”充其量只在中考、高考的六年间发挥作用,一个立志当飞行员的人一辈子不用懂得通感的修辞、描写的表达方式,但这六年间,这些是必要的。“应用语文”关系到一生和他人的交流,我们顺利地吐露情感、声明观点都要依靠这种能力,如果一个成年人说话写字竟然病句成串、白字连篇,则难免被鄙视。“文化语文”同样关乎个人的终身修养,这是陶冶性情、锤炼思想、丰富人生的重要途径,少了它,为人就会少一些风度、少一些气质、少一些内在的“雅量高致”而被人看不起。而“学术语文”则只有大学就读在文学院、一辈子和文学厮守的人们才需要关注,这已属于职业的范畴。

于是,结论是,考试语文、应用语文、文化语文都是每个人必备的,在这三条路上的跋涉应该在我们六岁走进小学校门学习第一个生字起就齐头并进。到了初中、高中的阶段,考试的和文化的两部分尤其该增大比重。而这两者的学习,一个完成于课堂、一个完成于课余。

这就是我想说的“学习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条在课堂,对于中考要求的内容、应当善于领会特点、善于总结规律;另一条在课余,对于底蕴的积累、文化的熏陶、兴趣的培养、特长的发扬,也该脚踏实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非但是语文,各科都是如此。我有个同学初中就是附中的学生,他自小学起就对自然课的物理学内容颇感兴趣,于是上初中后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看大学物理的教材——学校教的简单的物理课已经难以满足他了。这一兴趣的建立和对课本外知识的探索使他在初中高中保持着物理成绩的绝对优势,并影响到了他的理想和职业生涯,他立志将来回附中作一名物理教师,而他现在正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并且是全年级第一名。

而我的经历则似乎更有戏剧性。我初二时对外班的一个女孩儿颇有好感,写了情书给她却久久没有收到答复,这也许算是失恋了吧。于是,当时年轻的我惆怅不已,找不到人诉苦也没有力气哭,怎么办呢?一来二去,我便想到了写诗,而且竟然是古典的旧体诗——我的第一首诗中的字句,如今看来已经不忍卒读,但当时却实在颇受称赞。我还想到了写歌,自己作曲、自己作词、自己演唱——我的第一首歌,倒是直到今天都颇有朋友很爱听,比如这样几句:“野火燎原一岁为何一枯荣,梦醒之间都在想念你。原谅我这时节过得不从容,只看见天地之间一道飞鸿。”从那时起,直到今天,作旧体诗、写歌词成为了我抒发情感的主要方式。就是在初中阶段建立起的兴趣——或者可以说是生活习惯——六年来陪伴着我,我想还将一辈子陪伴下去,它奠定了我初高中六年来语文成绩在人群中遥遥领先的地位,奠定了我多愁善感的文人性格,奠定了我作一个诗人、文学研究者和语文教师的理想,某种程度上也奠定了我未来的人生轨迹。这就是前面说的初中三年对人生有重要影响的又一佐证,而这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我自己回忆起来都觉得很不可思议。那个年纪,就可以把握人生么?事实证明,答案是肯定的。

明明谈的是学习的问题,却说到了把握人生。这体现出,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对人生的把握。有一句俗不可耐的话说:学生的主业是学习。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在更深的层次上意味着:人在学生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未来自己人生轨迹的把握——而且,值得强调的是,初中这三年,在这个过程中犹为重要。在前面,我借四种语文的区分阐述了学习要两条腿走路的观点,而把握人生的路,同样也要用这两条腿来走。一方面,课堂的、考试的要尽最大努力完善,中考、高考毕竟是很难逃避,即使我们可以选择出国,那同样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考试。而对这些考试的顺利通过,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轨迹尽可能平坦。而另一方面,社会不接受考试通不过的人,同样不需要只会考试的人。我们该用余力自由地发展尽量多的兴趣和才能,正如前面说的,这是无形的资本。

那么,这也就说到了“自由发展”——北大附中精神的第二条。我们今天已经把这三项精神理念都谈到了:先提到担当,然后提到了学习,现在又说到了发展。也许这正体现了附中精神简约的十二个字背后那无处不在的深厚内涵,也可以看得出,附中这十二个字,是它为每一名学子设计的人生轨迹全程。“自主学习、自由发展、自觉担当”,附中的教育,不仅仅关注我们三年或者六年的考试成绩,它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一辈子的发展。不知道各位现在能不能体会到,但请大家记住我这句话:附中关注的是你一辈子的发展。因此,当你毕业后走出附中,人们会说“北大附中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倘若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中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不妨想想这句话,想到我们的母校北大附中还在遥遥之外关注着我们、眷顾着我们,也许会唤起我们心底的一丝温暖、一股力量。而这温暖、这力量,是什么时候扎根在我们心里的呢?就是你眼下在附中度过的每一分、每一秒;在附中经历的每一言、每一行。

当我们满怀着对北大附中这样的热爱与眷恋,我们的一切努力就有了为自己、也为附中的双重意义。请相信,我们爱附中,附中也爱我们。从心理学的某种角度定义“爱”这个字,它指的是为了对方的成熟与完善而进行的实际行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爱”中包含的目的,是“为了对方的成熟与完善”,而不是为了占有或者别的什么;另一个是“实际行动”,爱不是空谈、不是情绪、不是内在的态度,而是外在的行动,没有行动不是真正的“爱”。这个定义提供给大家,有助于今后理解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爱情的情感事件,但今天,我要用它解释我们和附中之间的关系。附中对我们的爱,体现在用十二个字的精神理念对我们进行教育,使我们拥有成熟的心智和平坦的人生轨迹;而我们对附中的爱,该体现在什么使附中成熟和完善的实际行动呢?

首先,我们对附中精神的努力继承就是重要的一方面,我们认真、努力地学习并取得优秀的成绩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这些,是哪怕最普通、最不起眼的学生也可以做到。我无意于把学生分类,但一定总有一部分人往往只在教室的角落埋头学习、往往只在球场和球馆频繁出没、往往只在洗手间抽烟……对于他们,也许做到这些就足够了,甚至已经是比较高的要求。但各位不妨想一想曾被康健校长屡屡提起的莫潇燕,她不就是个默默无闻、埋头学习的学生么?然而她对尺寸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却为附中的精神下了一个多么恰当而难得的注脚。我们关于莫潇燕的记忆,决不是她在病魔缠身时的痛苦,而一定是她扬起脸来的灿烂笑容——这该是所有附中人的笑容。

但一定还有另一类学生,会在学校举办活动的时候兼任导演和主演、会常常站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会忙碌在各种学生机构之间操心着两三天后的工作日程、会屡屡作为带头人领着同学们和领导老师们交流——比如我,比如与我同届的苏子洋、张义飞,比如比我长一届的赵曦,比如比我长两届的义楠……这样的人似乎天生来不可熄灭的干劲,在哪里都会显山露水、发光放热。这些所谓“学生领袖”的事迹,则代表了热爱附中的另外一种表现,而他们对附中的影响和改变也将是十分惊人的。

用我十分敬佩的赵曦学姐的经历来说吧。她初中就在北大附中,而且自那时起就加入了学生会,作了一年干事,接着是一年部长——要知道当时与她竞争的都是高中生。她高中后继续供职于学生会,高一作了秘书长,高二时终于成为学生会主席。赵曦学姐可以说是附中学生会史上最成功的主席之一,她极强的工作能力正是在初中开始体现的。我们在与她接触、相处、合作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她的深思熟虑、高瞻远瞩、坚决果断、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以及很难得与此共存的善解人意、乐观活泼的人格魅力。她在学生会几年来的观点、行动以及她对我们这一届的人的影响奠定了附中学生会的优秀作风,我们很多人都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过曦姐的帮助并努力地继承她的风格。但更令人钦佩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极为优秀,高三毕业时获得了包括北大和美国两三所大学在内的许多录取通知书。

我的轨迹与曦姐相似,高一时进入学生会在曦姐手下做干事,高二则成为了部长。而特殊的是,我所负责的创意媒体工作室是个前所未有的部门,其工作包括《偷听》杂志、做海报以及筹备一个理想中的影像中心等等,其辛苦可见一斑。三年前我们始创这个部门和《偷听》杂志的想法与动力都来自于另一位值得介绍的义楠师兄,他对附中的关注和热爱他人难以比拟,毕业后到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三年来,他仍频频飞回附中指导我们工作、向我们讲述他的新鲜想法甚至和新校长沟通——图书馆三层的“康幔屋”就是去年暑假义楠带领我们设计并装修出来的。义楠在校期间作为学生会宣传部长就异常活跃。不知各位入学时有没有看过一部叫做《我爱北大附中》的短片,至少我当年对这部片子印象深刻——谁拍的?还是义楠。我们办《偷听》、做工作室,仿佛都是从他手中接过的火炬一样。

这火炬燃烧的是我们对附中不灭的热爱,它应当在附中人之间一代代地传递。与我同届的那些“学生领袖”有的在外地上学,很难回京;有的在为出国奔忙,心有余而力不足——领导老师们左看右看,只有夏宇阳在北京,清闲得没什么事做,那么就找你来把这只热爱附中的火炬传下去好了——于是,就有了今天我这一篇言语。我常常想,我给附中留下了什么?除了甬道上那八个字之外、除了那几期封面各异的《偷听》之外——大字展板和校园杂志放在那里很可能不受人关注,但我今天在这里洋洋洒洒的一番话想必会引起你多多少少的注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更愿意留下自己的想法,并用这些想法影响一代代的附中人。如果各位真的有人对我对附中的思考感兴趣,那么不妨去看一看第五期《偷听》上我的的一篇《话说北大附中》,尽管里面有一些排版错误,但其中的情感和观点与今天所言是一以贯之的。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着实说了许多想说的话。当中的许多言语,都饱含着一个师兄对学弟学妹们的真诚期望。不知道大家是否听得清楚、记得明白,也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我的拳拳之心。我相信,如果你一直在听、一直在思考,总会有那么一两句话使你怦然心动、默然会意并记忆犹新。为了我的北大附中,我曾经付出过汗水、现在也一如既往地努力着、将来还会永远关注下去;为了你们的北大附中,各位在心里也一定要明白你们的使命。因为,为了我们的北大附中,也同样是为了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成功,就是北大附中的成功。借用义楠师兄曾经写在一幅宣传海报里的话来说,希望各位“做非同凡响的北大附中人”!

最后,我谨代表多年来从附中毕业的兄弟姐妹们,祝各位学弟学妹身体健康、学业有成、一生幸福、天天快乐!

谢谢!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12-06T12:28:10Z

7 Likes

为了我的北大附中-夏宇阳.doc.pdf (441.6 KB)
標紅部分呢,你猜為什麼:)

4 Likes

作者毕业于2009年,北大附中单元制2010年开始实施,为何是正心学长

因為正心書院那面牆吧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