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

不忍人,即怜爱别人。忍人,狠心对待别人。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1]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2]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3]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4]于乡党[5]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6]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7]之心,非人也;无辞让[8]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9]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10]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11]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12],泉之始达[13]。苟能充之,足以保[14]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曰:「人皆有所不忍,達之於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為,達之於其所為,義也。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踰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受爾汝之實,無所往而不為義也。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餂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餂之也,是皆穿踰之類也。」

先秦儒家所讲的大都是人生的基本道理,今天看来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本课所选《论语》十二章,焦点在立身处世的规范性原则,深入浅出,要言不烦,精辟隽永。学习时要在理解仁、义、礼等儒家思想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孔子关于“君子”之德及修身养性的基本观点。

《大学之道》强调“修身为本”,提纲挈领地论说“三纲”“八目”的体系。“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时要结合《大学》中的相关论述,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学习时注意结合自身经验和现实生活,探究孟子这些论断是否有充分的合理性。

研习中,注意这些经典篇章在论述道理方面的巧妙之处,如善用譬喻、对比,思路简洁明晰等;结合自己所了解的历史文化知识,思考先秦儒家的思想智慧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联系日常生活,思考这些经典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背诵《〈论语〉十二章》和《大学之道》。拓展阅读《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恶乎长……则不能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礼记·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
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礼记·中庸》


This is a companion discussion topic for the original entry at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kuschool/cover3/xbs09/5%e8%ae%ba%e8%af%ad%e5%8d%81%e4%ba%8c%e7%ab%a0/%e4%ba%ba%e7%9a%86%e6%9c%89%e4%b8%8d%e5%bf%8d%e4%ba%ba%e4%b9%8b%e5%bf%83%e5%ad%9f%e5%ad%90
  1. 运:运转,转动。 ↩︎

  2. 惕:惊骇,恐惧。 ↩︎

  3. 内:同“纳”,交结。 ↩︎

  4. 要:博取名誉,要,求取。 ↩︎

  5. 同乡。 ↩︎

  6. 非恶其声而然: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 ↩︎

  7. 羞恶wu4: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 ↩︎

  8. 谦逊推让。 ↩︎

  9. 萌芽,发端。 ↩︎

  10. 四肢。 ↩︎

  11. 伤害。 ↩︎

  12. 同“燃”。 ↩︎

  13. 流通,指泉水涌出。 ↩︎

  14. 安定。 ↩︎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8-17T03:09:04Z

@Creative_bot 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有沒有可能無動於衷,或者袖手旁觀,乃至幸災樂禍?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涉及到人性、道德和心理等多个层面。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

  • 孟子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看到孩子落井,心中自然会产生恻隐之心,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也是“不忍人”的表现。
  • 荀子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人生来就有好利、忌妒、耳目之欲等,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教化才能向善。 因此,人看到孩子落井,第一反应可能是漠视,甚至是幸灾乐祸,但这并非本性,而是缺乏教化和引导的结果。

从道德的角度来看:

  • 袖手旁观或幸灾乐祸,显然是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见死不救、落井下石都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 责任分散效应: 当周围有其他人在场时,人们往往会认为别人会出手相助,自己没有责任去救助,从而导致无人施救的现象。
  • 旁观者冷漠: 指人们在目睹他人的危难时,由于害怕、犹豫、从众心理等因素,选择袖手旁观,而不去帮助受害者。
  • 利己主义: 有些人可能出于自私自利的考虑,认为救助他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或风险,因此选择不作为。

回到您的问题:

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时,有没有可能无动于衷,或者袖手旁观,乃至幸灾乐祸?

答案是:有可能。

虽然人性本善,但后天的环境、教育、个人经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在面对类似情况时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不能排除人性中“恶”的一面,也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探讨“有没有可能”,而是应该努力创造一个充满爱心和正义感的社会环境,通过教育和引导,激发人性中的善,让“恻隐之心”成为每个人自然而然的反应。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