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论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阅读理论文章,可以给我们多方面的启发和引领。阅读本单元前四篇课文,领会文章的理论价值,完成下列任务。
-
四篇课文观点鲜明,论述透彻,思维缜密,语言准确。阅读这类文章,有助于我们丰富思想,发展思维,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也有助于我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请任选一篇课文,选取一个角度(如思想观点、论述方法、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写一则读后感,谈谈自己阅读重大理论文章的收获。
-
正确而深刻的理论文章对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这样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人们的思想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文章的观点又不断得到历史的验证。请联系社会发展实际,或结合其他学科所学,谈谈你对这篇文章核心观点的认识。注意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事实来论证你的观点。
二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怜悯是人的天性》认为人的天性为“善”,《人应当坚持正义》实际上也是强调要真诚。三篇文章都涉及立身处世的原则问题。在充分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研习任务。
- 概括三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说说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结合课文的阅读,联系下列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人性的理解,或谈谈做人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下之化育。(《礼记·中庸》)
②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孟子·告子上》)
③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
- 苏格拉底拒绝越狱逃跑的态度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历来广受赞赏,但也有人认为,雅典法庭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罪名是“不敬神明”,这种判决是不正义的,苏格拉底欣然接受不正义的判决,这种态度不值得赞赏。你怎样看?为什么?可以根据不同观点组成两个小组展开辩论。
三 运用理性思维深入思考,有理有据地把道理说清楚,是发表言论、阐述见解的基本要求。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与同学交流。交流前拟一个提纲,列出自己的主要观点和依据;交流过程中注意记录不同意见并加以思考。
-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笃信古人、权威和书本,听信大多数人的意见等。“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常见说法,就体现了这些影响。围绕这样的短语,延伸思考,充实依据,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
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互联网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捷,那么人们可能会失去什么呢?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深化理性思考
1978 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文章以无所畏惧的勇气、实事求是的精神、简约平易的言说,引导人们理性思考一个时代的大问题。那么如何做到理性思考呢?
理性思考要透过表象探究被忽略的事实真相,推导事物的发展趋势。我们在论说和阐述观点时,应该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向理性深化,逼近事物的本质。比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先指出中国共产党二十年来出现的“好现象”,然后退一步说依然存在的缺点,并透过缺点深入分析其危害,进而通过阐述两种对立的观点,提出自己的主张,指明了改造学习的方向,论述一步步深化,道理愈说愈明。
理性思考要敢于质疑,勇于追问,对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历来被视为至理名言。而在今天,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对个人成长来说,外因虽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因,“近墨者”如果能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意志,则未必会“黑”。
理性思考还要注意提高思维品质,对看似简单的事物作深层思考,不能把问题简单化。如果把事物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去观察、分析,往往就能突破思维定式,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论述时应注意辩证地观察事物,理性地辨别是非曲直;论说不偏激,有分寸,不危言耸听,不咄咄逼人,留有余地,这样文章才更有说服力。
This is a companion discussion topic for the original entry at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kuschool/xbz000/xbz001/xbz009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8-17T12:48:1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