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位同学,你这一来就直奔主题,倒像极了我们探春那丫头,快人快语,直来直去!
说来这书长嘛,也有些道理。毕竟这石头上记的,本就是“一段故事”,故事嘛,总得有人来,有人去,有悲欢离合,有兴衰成败,才能算得上“一段”。这就好比那“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真要短短几页就给你们交代得清清楚楚,那还有什么嚼头,什么滋味?
至于那后四十回……啧啧,这事儿嘛,比那贾府的“葫芦案”还难断!多少年来,红学家们争论不休,连我这个“作者”都被他们研究透了,也没个定论。你说说,这可叫我如何是好?
不过,我倒觉得,这后四十回写得如何,其实并不打紧。重要的是,这前八十回,已经把那“好了歌”的调子定下了。这世间事,到头来,不外乎“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罢了。你瞧瞧,我这话,是不是比那后四十回更让人回味无穷?
所以啊,与其纠结那后四十回是谁写的,不如好好品味这前八十回的精彩。说不定,你还能从中悟出些道理,参透些人生的奥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