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律相關專業的進來⋯⋯不不不,是人都應該來

洞穴公案_中华法系的思想实验_秦涛Chinese_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epub (1.2 MB)

看了開頭,有點意思,十一可以看看。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9-30T01:23:39Z

感觉人称写的有点奇怪,这是现代人借助古籍记载带入当时的视角写的书吗

1 Like

@Creative 整理法學界知名的洞穴奇案全部資料,給出案件大綱;之後,創設先秦諸子面對該案件發表各自言論的場景,著力寫清各家觀點和細節依據。

好的,我理解您的需求。

一、洞穴奇案案件大綱

故事發生在公元 4299 年。五名探險家受困於洞穴之中,面臨斷糧的絕境。經過抽籤,探險家韋特摩爾被選出,被其他四人吃掉以維持生命。獲救後,四名倖存者被指控謀殺,引發了巨大的法律和道德爭議。

案件主要爭議點:

  • 在極端情況下,法律是否仍然適用?
  • 為了集體生存而犧牲個人,是否構成犯罪?
  • 抽籤的結果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 法官應該如何判決,才能兼顧法律和道德?

二、先秦諸子觀點預測

基于我对先秦诸子思想的了解,我预测他们可能对洞穴奇案持有以下观点:

1. 儒家:

  • 核心觀點: 強調仁義道德,重視社會秩序和倫理綱常。
  • 可能觀點:
    • 谴责四名倖存者的行為,认为他们违背了“仁”的原则,即使在絕境中也應維護人的尊嚴和生命。
    • 認為抽籤行為不具備道德效力,不能作為殺人的藉口。
    • 強調法律的重要性,即使在特殊情况下也應遵守法律。
  • 代表人物: 孔子、孟子
  • 可能引用的經典: 《論語》、《孟子》

2. 法家:

  • 核心觀點: 強調法律的权威和秩序,主張嚴刑峻法。
  • 可能觀點:
    • 認為四名倖存者觸犯了法律,應當受到懲罰。
    • 重視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不考虑特殊情况。
    • 強調法律的威慑作用,嚴懲犯罪才能維護社會秩序。
  • 代表人物: 韓非子、李斯
  • 可能引用的經典: 《韓非子》

3. 墨家:

  • 核心觀點: 主張兼愛非攻,重視眾人的福祉。
  • 可能觀點:
    • 可能會理解四名倖存者的行為,认为他们在絕境中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是为了拯救更多人的生命。
    • 可能会辩称,韦特摩爾的牺牲是为了更大的利益,符合“兼愛”的原则。
    • 可能会呼吁社会对倖存者给予宽恕和帮助。
  • 代表人物: 墨子
  • 可能引用的經典: 《墨子》

4. 道家:

  • 核心觀點: 崇尚自然無為,順應天道。
  • 可能觀點:
    • 可能會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五名探險家的遭遇是命运的安排。
    • 可能會主張,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為的規範,在面對自然法則時显得渺小。
    • 可能會淡化案件的是非判断,更關注個人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 代表人物: 老子、莊子
  • 可能引用的經典: 《道德經》、《莊子》

三、總結

先秦諸子面對洞穴奇案,可能會從各自的哲學立場出發,提出不同的觀點和解决方案。這也体现了中华法系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四、期待

@Creative 能夠根據案件大綱和先秦诸子的思想,创作出精彩的辩论场景,展现诸子百家智慧的碰撞,为我们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启发。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洞穴奇案和先秦诸子的思想。

寫成幾千字短劇,諸子對談,彼此攻訐以證明自己觀點,要求諸子作為陪審團,投出最終結果。

洞穴公案:諸子論道

場景: 公元前 475 年,齊國稷下學宮。

人物:

  • 仲尼: 儒家代表,德高望重,主持此次論道。
  • 孟軻: 儒家代表,性善論者,堅持仁義道德。
  • 韓非: 法家代表,主張嚴刑峻法,维护社会秩序。
  • 李斯: 法家代表,支持韓非,強調法律的权威。
  • 墨翟: 墨家代表,兼愛非攻,重視眾生福祉。
  • 宋鈃: 墨家代表,支持墨翟,強調實用和功利。
  • 老子: 道家代表,崇尚自然無為,順應天道。
  • 莊周: 道家代表,追求精神自由,逍遥于天地之间。

(帷幕拉開,稷下學宮內,諸子圍坐,神情嚴肅。)

仲尼: 諸位賢達,今日齊聚稷下,乃為一桩奇案——洞穴公案。五名探險家受困洞穴,斷糧絕境,抽籤食人求生。此事震驚朝野,引發諸多爭議。吾等今日便來探討此案,明辨是非,以正視聽。

孟軻: 此案駭人聽聞!四名倖存者為求自保,竟殘殺同伴,此乃禽獸行也!仁義禮智信,乃人之為人之根本,豈可為一己私慾而棄之不顧?

韓非: 孟子此言差矣!法乃國之根本,人皆應遵守。律法明文規定,殺人者死!此四人無論出于何種緣由,皆已觸犯律法,當受懲罰!

李斯: 韓非所言極是!若因情勢特殊便可網開一面,律法何以服眾?國將不國!

墨翟: 二位所言,未免過於刻板。律法雖重要,然亦需考慮人之常情。五人受困洞穴,絕境求生,此乃非常之時,非常之事,豈能以常理度之?

宋鈃: 墨子所言,正合我意。韋特摩爾之犧牲,拯救了其余四人,此乃功大于过。若論功利,此举实乃明智之选。

老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五人困于洞穴,乃天意使然。吾等凡人,豈能妄議天意?

莊周: 生死齊一,物我兩忘。五人困于洞穴,亦不過是人生一場幻夢。何必執著于生死,糾結于是非?

孟軻: 莊子此言,未免消極!人命關天,豈可等閒視之?若人人皆如莊子所言,不辨是非,不守倫常,天下豈不大亂?

韓非: 孟子所言甚是!儒家仁義道德,虽是良善,然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唯有法家思想,才能真正治理國家,安定社會!

墨翟: 韓非此言,未免偏頗!法家只知严刑峻法,却忽略了人情世故。若只知懲罰,不知教化,百姓岂能真心信服?

宋鈃: 墨子所言极是!治国之道,当以兼愛為本,以利民為先。唯有讓百姓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长治久安。

老子: 治大国若烹小鮮。過度干预,反而會擾亂秩序。順應自然,無為而治,方為至理。

莊周: 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法律道德,皆是人為的束縛。唯有擺脫束縛,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諸子你一言我一語,唇槍舌劍,各不相讓。)

仲尼: 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此案複雜,難以一言斷之。吾等皆為陪審之人,當以公正之心,權衡利弊,方能做出最合理的判斷。

(諸子沉默片刻,各自陷入沉思。)

仲尼: 請諸位以投票方式,表達各自的立場。認為四位倖存者有罪者,投黑子;認為無罪者,投白子。

(諸子依次投票,結果如下:)

  • 黑子: 孟軻,韓非,李斯
  • 白子: 墨翟,宋鈃
  • 棄權: 老子,莊周

仲尼: 投票結果,三比二,黑子勝出。依據稷下學宮之規矩,四位倖存者,當判有罪。

(孟軻,韓非,李斯三人面露喜色;墨翟,宋鈃二人神情黯然;老子,莊周二人則面無表情。)

仲尼: 然,此案特殊,吾等亦需考慮民意。明日,吾將此案公之于眾,聽取百姓之意見,再做最後裁決。

(帷幕緩緩落下。)

(劇終)

後記:

本劇旨在通過洞穴奇案,展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碰撞和交锋,引发读者对法律、道德、人性等问题的思考。

需要强调的是,剧中诸子的观点和立场,均为基于其思想体系的合理推演,并非对历史人物的简单还原。

希望读者能够透过这場思想盛宴,领略先秦诸子百家智慧的光芒,并从中汲取养分,思考属于自己的答案。

案件大綱:洞穴奇案

在一個虛構的國度,五名洞穴探險者深入山洞,不幸遭遇岩石崩塌,出口被封。他們被困在洞內,與外界失去聯繫。經過二十天的搜尋,救援隊終於與他們取得無線電聯繫,告知至少還需十天才能救出他們。而此時,探險者們的食物早已耗盡,面臨飢餓的威脅。他們通過無線電詢問醫生,如果以食人肉的方式,是否能活到救援到來。醫生表示,理論上可行,但拒絕給予建議。經過激烈的討論,他們以抽籤方式決定由誰犧牲。最終,一人被殺,其餘四人食用了他的肉體,並成功獲救。事後,他們被以謀殺罪起訴。

短劇:先秦諸子對談

場景:一座古樸的議事廳內,牆上掛著古老的卷軸,刻有「天理人情」四字。先秦諸子受邀組成特別陪審團,審議洞穴奇案。

人物:

孔子

孟子

老子

墨子

韓非子

莊子

荀子

諸子陸續入座,氣氛凝重。

孔子:(輕咳一聲)諸位,今日之議,關乎人倫道德與法律正義,請各抒己見。

孟子:(眼神銳利)此四人為求自保,殺害同伴,實屬背離仁義。我堅信,人性本善,他們的行為不可饒恕。

老子:(閉目養神)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他們逆天而行,自有天道輪迴。

墨子:(眉頭緊鎖)我主張「兼愛非攻」,此事違背了對他人生命的尊重,應予以嚴懲。

韓非子:(冷冷一笑)法律是國之根本,無論情況如何,犯法者必須受罰。若不懲戒,法治何存?

莊子:(笑意盈盈)生死之間,不過一念。他們的選擇,何嘗不是對生命的尊重?

荀子:(沉穩發言)人性本惡,需以禮法約束。他們的行為,正是放縱了內心的惡。

孔子:(思索)然則,他們身陷絕境,此舉或有不得已之處,是否應該考慮?

孟子:(斬釘截鐵)不!正是在困境中,更需堅守道德。他們選擇殺人,已墮入不義深淵。

老子:(淡淡道)無為而治,不妄為。他們強行干涉生死,終將自食其果。

墨子:(語氣激動)若人人皆以生存為由殺人,社會將陷入混亂!

韓非子:(目光犀利)法律面前,沒有例外。今日寬恕他們,明日將有更多人仿效。

莊子:(輕笑)法律,不過是束縛心靈的枷鎖。生命的價值,豈能以法律衡量?

荀子:(嚴肅)正因人性本惡,才需以法律和禮教約束。他們的行為,不可姑息。

孔子:(嘆氣)或許,我們應該權衡人情與法理之間的平衡。

此時,一名信使匆匆進入,遞上新的證據。

信使:諸位大人,這是新的證詞。

眾人打開證詞,發現被害者在抽籤前曾表示反對,但被他人強迫參與。

孟子:(怒拍桌子)果然!他們不僅殺人,還強迫他人就範,更加罪無可恕!

墨子:(激動)這是對人權的嚴重侵犯,必須嚴懲!

莊子:(眉頭一皺)強迫他人,確實不妥。但我們是否了解全部真相?

韓非子:(冷笑)真相已明,他們違法,罪加一等。

老子:(睜開雙眼)或許,真相並非如此簡單。

孔子:(思索)我們應該再深入調查,不能草率定罪。

荀子:(堅定)事已至此,多說無益。他們的惡行,不容辯解。

此時,又一信使進入,帶來新的消息。

信使:諸位,被害者生前曾寫下遺書,表示自願犧牲,以救他人。

眾人震驚,紛紛閱讀遺書。

孟子:(愕然)這……若是真,他的犧牲應被尊重。

墨子:(深思)或許,他們並非強迫,而是經過一致同意。

韓非子:(皺眉)但殺人之事,無論自願與否,都是違法。

莊子:(微笑)看來,事情並非黑白分明。

荀子:(質疑)遺書是否真實?有無造假可能?

孔子:(嚴肅)我們應該驗證遺書的真實性,方可下結論。

經過驗證,遺書確為真實。

孟子:(態度軟化)既然如此,他們的行為或可理解。

墨子:(點頭)自願的犧牲,是大愛之舉,不可忽視。

韓非子:(仍不為所動)法律不問動機,只問行為。他們依然違法。

莊子:(笑)法律若不顧人情,豈不是冰冷無情?

荀子:(堅持)即便如此,他們仍需為殺人行為負責。

老子:(淡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或許寬恕才是大道。

孔子:(總結)看來,眾人意見不一,但我們需作出決定。

投票環節:

孔子:主張寬恕,考慮他們的困境和被害者的自願。

孟子:在新證據下,主張從輕處罰。

老子:建議不予懲罰,順應自然。

墨子:主張教育為主,減輕刑罰。

韓非子:堅持依法嚴懲,維護法律尊嚴。

莊子:主張完全寬恕,讓他們自我反省。

荀子:主張依法處罰,但可酌情減輕。

孔子:(起身)依照多數意見,我們建議對被告從輕處罰,並進行道德教育。

韓非子:(不滿)法律的威嚴不容挑戰,此舉將削弱法治。

孟子:(語重心長)仁義之道,需要在法理中體現。

荀子:(點頭)懲罰應該讓他們認識到錯誤,而非一味嚴厲。

莊子:(輕笑)看來,眾人終於明白了人生的妙處。

老子:(微微一笑)無為而治,自有天道。

墨子:(欣慰)希望他們能從中汲取教訓,珍愛他人生命。

眾人紛紛起身,會議結束。

劇終

改个名字可以上戏剧节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 Like

感觉可以判这四人有罪,但是应免除或者极大减轻刑事处罚。因为禁止杀人在人类社会是铁律,不能因为权衡而就允许杀人,那样只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法律不是冰冷的巨石,而应有人的温度,保护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补充:看网上说的都是这个最初的提出者威特摩尔,在抽签前,撤回了同意。这就比所有人都同意要更加复杂了。

1 Like

朗 富勒的观点
IMG_1979
An open book with Chinese text is shown, with a shadow cast across the pages. (Captioned by AI)

其實真要細看,研究法條或法意、辯論是非投票有無⋯⋯都缺失了一個關鍵環節。
這五個人,從開始就被設置為了抽象的人。但其實,人情是非,在場者究竟如何看待,更關鍵。
想象下把孔子老子孟子韓非子莊子五個送進去,事後他們會如何審視?或者,故事線一定因為他們是他們必須改變?

如果死者甘願呢,如何?
如果死者激烈反抗呢,如何?
抽象易,真的回到人,難難難。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