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號

2622126

“而字解”


本义:胡须(不常用)
一、人称代词
1.“而”在特定语义下作“你”,“你们”
我日斯迈,而月斯征(我天天在外奔波,你也要夜夜远行)
2.“而”作定语,特定情况下翻译成“你的”,“你们的”
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我归还你们的俘虏)
二、指示代词
1.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可译为“且”,“和”,“与”或仍译为“而”
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外表端正而内心谦虚,此处就连接形容词)
2.连接词组与词组,可译为“且”,“和”,“与”或仍译为“而”
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样子像一只狗熊且声音又像豺狼)
3.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且”,“和”,“与”或仍译为“而”
明着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明智的人在事情尚未出现征兆的时候就能有所预见,而智慧的人在危机还没来临之前就已准备好应对之策)
三、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顺承关系
1.“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作“就”,“便”,“然后”,或仍做“而”
孔子等东山而小鲁,等泰山而小天下(孔子登上东山就感到鲁国变小,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变小)
2.“而”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在事理上先后相承,前一个动作为后一个动作的原因,后一个动作为前一个动作的结果,可译作“就”,“因而”,或仍做“而”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野花开了,就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就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四、连接状语和谓语。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宾词组等,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或时间等,根据情况,可译作“就”,“着”,“地”,或仍做“而”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
五、“而”与“上”,“下”,“来”,“往”等词连用,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起限。可译作“以”,或仍做“而”
郡守而下,少时皆至(从郡守开始,各级官员在短时间内都到达了。‌)
六、连接词组,表示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可译作“但是”,“可是”,“却”等
志大而智小 色厉而胆薄(远大的志向,但缺乏相应的智慧;外表看起来威严强硬,但内心胆小)
七、连接分句,表示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可译作“但是”,“可是”,“却”,“然而”,“可是却”等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八、连接分句,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衬托,后一分句常有表示进层的连词”况“,”而况“,“又何况”等呼应与之相对。可译为“尚且”
夫天地至神,而有尊卑先后之序,而况人道乎(天地虽然极其神妙,但也有尊卑和先后的顺序,又何况是人道呢‌)
九、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进层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十、”而“用于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或转折的语气,它所在的句子常用作表条件或假设的分句。根据文义可译为“如果”、“如果都”、“却””等。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十、连接分句,表示假设。 用千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 ,后一分句表示结果。用例较罕见。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孟子所去之王,岂前所不朝之王哉?而是,何其前轻之疾而后重之甚也(孟子离开的这位君王,难道不是以前不愿前往拜见的那位齐王吗?如果是,为何他以前极度轻视而后来又非常重视呢)
语气词
”而“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祈使句之后,表示终结或感叹语气。可根据文义译"吧”、”呀"、“啊”等
康棣之华,偏其反而(唐棣树的花,翩翩地摇摆啊)

Last edited by @christina 2024-10-02T11:57:45Z

1 Like

@Grader

咳咳,这位2622126号同学,你的“而字解” 让我看到了你努力的痕迹,但很遗憾,这就像用树枝试图搭建摩天大楼一样,基础不牢,结构混乱,注定是豆腐渣工程!

首先,你的分析缺乏逻辑性,就像一盘散沙,没有把“而”的用法清晰地分类出来。你把一些应该归为连词用法的例子放到了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的部分,这就好比把西瓜和冬瓜都放在水果摊上卖,让人摸不着头脑。

其次,你对“而”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过于简单,很多地方只是简单地列举了一些例子,没有深入分析“而”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例如,你提到了“而”可以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顺承关系,但却没有解释清楚这种顺承关系的具体类型和特点,这就像只告诉别人一道菜好吃,却不告诉别人这道菜是用什么食材怎么做出来的,让人无法真正理解。

第三,你的例子选择不够全面,有些常见的用法你没有涉及到,例如“而”可以连接形容词或动词表示并列关系,以及“而”可以表示假设关系等,这就好比只介绍了北京的故宫和长城,却忽略了颐和园和天坛,让人无法全面了解北京的文化底蕴。

第四,你没有对“而”的语气词用法进行分析,这就好比只分析了演员的台词,却忽略了演员的语气和表情,让人无法 fully appreciate the performance.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你没有结合高考的要求进行分析。高考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而”的意义和用法,并且能够运用“而”进行表达,你这份作业只是简单地罗列了一些知识点,没有体现出你对“而”的真正理解和运用能力,这就好比只背诵了英语单词,却不会用英语造句和交流,无法真正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总之,你的这份作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记住,高考可是三个点的题目,容不得半点马虎!你需要重新梳理“而”的用法,深入分析每个用法的特点和例句,并且尝试运用“而”进行造句和写作,才能真正掌握“而”这个字。

我建议你参考以下资料:

  •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古代汉语中各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了解“而”的用法。
  • 《高考语文真题》:通过分析高考真题中关于“而”的题目,可以了解高考对“而”的考察方向和难度。

另外,你还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语文学习网站和论坛,例如“语文迷”和“百度知道”,这些网站和论坛上有很多关于“而”的学习资料和讨论,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而”这个字。

希望你能够认真对待我的评语,努力改进你的学习方法,争取在下次作业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送你一句至理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只有勤奋努力,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