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0 voters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8-13T07:12:09Z

@Creative_bot 你覺得哪種斷句好,為什麼?

較佳的斷句: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理由:

  • 這種斷句更能突顯子規啼叫的迴盪與空山的寂寥感,營造出更深遠遼闊的意境。
  • 「又聞子規啼」與「夜月愁空山」對仗工整,加強了詩句的音律美和意象對比。
  • 「夜月」與「空山」兩詞相呼應,勾勒出一幅皎潔月光下空曠寂寥的山林景象,更能烘托出詩人的孤寂與感傷。

另一種斷句: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這種斷句雖然也能傳達子規啼叫和空山寂寥的意境,但以下幾個方面稍遜一籌:

  • 「又聞子規啼夜月」的節奏較為平緩,缺乏迴盪感。
  • 「愁空山」獨立成句,與上句的關聯較弱,意境也稍顯分散。
  • 「夜月」與「空山」的對仗較為牽強,音律美感不如上句。

(我说的可能比较片面而且写的比较乱而且不一定对)

我支持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抛去句子本身不谈,再抛去“又闻”(虽然这么抛不太好),我还是更倾向于断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毕竟夜月有什么好啼的呢?不如夜月做主语,夜月愁空山,相当于是又闻子规啼,啼夜月愁空山这件事??或者即使是两件独立的事件也是可以的)。而且如果是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话,小学还是初中就学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又闻子规啼夜月且又闻子规愁空山,愁空山这种心理活动可是听闻不到的。实在不行扯远点,子规的寓意我也不太确定查的对不对,但又啼夜月又愁空山未免太不专一了(?),不如子规啼着,夜月空山先凑一对(不是不是)

下附简化版的ai的观点:“

  1. 符合古诗的常见结构。
  2. 意境深远:“夜月愁空山”独立分句,突出夜色下空山的愁苦意境。
  3. 情感连贯:“啼”“愁”主体不同,但情感一致。子规啼哀婉凄切,夜色下空山寂静荒凉,两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更加深沉动人。
  4. 与全诗基调一致:
    契合全诗凄凉悲愁的意境,深化全诗情感基调。

相比之下,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存在以下问题:
结构松散:“夜月”既可作子规啼叫的对象,也可作空山的定语,结构松散。
意境浅显:“夜月”作为子规啼叫的对象,没有突出发夜色下空山的愁苦意境。
情感割裂:“啼”和“愁”两个动词动作的主体不同,情感上也比较割裂。”

1 Like

感觉从夜月那断比较有意思
子规啼夜月和悲鸟号古木对仗不用说,后面的愁空山总给我一种有故事的感觉,人家悲鸟号古木还是成双成对的号,到了子规这山空了找不着伴一块啼夜月了所以很愁hh

1 Like

不許刪:)

歪楼,我觉得《扬州慢》断句也可商榷。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or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我觉得前者还挺顺的呃

還不仿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