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之“而”

“而”释义.docx (14.7 KB)
写的有的可能意思没写对,见谅😢都是课文里的,空着的例句是没找到能与之对应的语句。

一、代词
(一)人称代词
(1)“而”作主语。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句:
(2)“而”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句: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二) 指示代词
(1)“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样”、“这”。
例句:

二、连词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并列关系。
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可译为“且”、“和”、“与”,或仍作“而”。
例句: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鱼》)

(2)连接词组与词组。可译为“和”、“与”、“并且”,或仍作“而”。
例句: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②“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③“莅中国而抚四夷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鸿门宴》)
⑥“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谏逐客书》)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谏逐客书》)
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
⑧“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⑨“任重而道远”(《泰伯》)
“死而后已”(《泰伯》)
⑩“恶得不禁恶而劝爱”(《兼爱》)

(3)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和”、“而且”,或仍作“而”。
例句: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存疑 不确定是哪种意思
②“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③“而歌呼呜呜快耳者”(《谏逐客书)
④“而浮乎江湖”(《五石之瓠》)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1)“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或仍作“而”。
例句:①“恍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③“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④“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⑥“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立而饮之”(《鸿门宴》)
⑦“退弹筝而取《昭》《虞》”(《谏逐客书》)
⑧“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⑨“度义而后动”(《答司马谏议书》)
⑩“骊山北构而西折”(《阿房宫赋》)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①①“就有道而正焉”(《学而》)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①②“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五石之瓠》)
“裂地而封之”(《五石之瓠》)

(2)“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原因,后一个动作行为是前一个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就”、“因而”,或仍作“而”。
例句: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
③“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
④“保民而王”(《齐桓晋文之事》)
⑤“今急而求子”(《烛之武退秦师》)
⑥“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谏太宗十思疏》)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谏太宗十思疏》)
⑦“贿秦而力亏”(《六国论》)
⑧“知止而后有定”(《大学之道》)
⑨“非恶其声而然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扩而充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⑩“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五石之瓠》)
①①“故亏父而自利”(《兼爱》)

(三)连接状语和谓语。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宾词组,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或行为时间等。根据实际情况可译为“地”、“着”、“就”等,或仍作“而”。
例句:①“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③“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抱明月而长终”(《赤壁赋》)存疑 连接状语和谓语or动作在时间上的顺承
“盖将自变者而观之”(《赤壁赋》)
④“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有牵牛而过堂下者”(《齐桓晋文之事》
“尽心而为之”(《齐桓晋文之事》)
⑥“提刀而立”(《庖丁解牛》)
⑦“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⑧“项王按剑而跽曰”(《鸿门宴》)
⑨“儿涕而出”(《促织》)
⑩“与战胜而得者”(《六国论》)
①①“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三十三章)
①②“聚族而谋之曰”(《五石之瓠》)

(四)“而”与“上”、“下”、“来”、“往”等词连用,表示时间、范围、数量的起限。可译为“以”,或仍作“而”。
例句: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不是很确定

(五)连接词组,表示转折。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可是”、“但是”、“却”等。
例句:①“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

(六)连接分句,表示转折。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意思相反。可译为“可是”、“但是”、“然而”、“却”、“可是却”等。
例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存疑 转折or并列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③“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存疑 不确定
“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晋文之事》
④“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⑤“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⑥“而听细说”(《鸿门宴》)
⑦“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谏逐客书》)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谏逐客书》)
⑧“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促织》)
⑨“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谏太宗十思疏)
⑩“而议事每不合”(《答司马谏议书》)
①①“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六国论》)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①②“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①③“今一朝而鬻技百金”(《五石之瓠》)
“而忧其瓠落无所容”(《五石之瓠》)

(七)连接分句,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衬托,后一分句常有表示递进的连词“况”、“而况”、“有何况”等与之相呼应。可译为“尚且”。
例句:①“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②“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八)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递进关系其。可译为“而且”、“并且”等。
例句: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③“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存疑 不确定
④“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九)“而”用于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或转折的语气,它所在的句子常用作表条件或假设的分句。根据文义可译为“如果”、“如果都”、“却”等。
例句: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人而不仁,如礼何?”(《八佾》)

(十)连接分句,表示假设。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用例较罕见。可译为“如果”、“假如”等。
例句: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三、语气词
(一)“而”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祈使句之后,表示终结或感叹语气。可根据文义译为“吧”、“呀”、“啊”等。
例句:①“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齐桓晋文之事》)
“善推其所为而已矣”(《齐桓晋文之事》)
②“非朝廷士大夫而已”(《答司马谏议书》)不确定,感觉不像语气词,但不知道归为哪个
“守前所为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③“具此而已矣”(《兼爱》)

这句很不确定:
①“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Last edited by @suen 2024-09-27T08:01:17Z

1 Like

总结评价:

优点:

  1. 分类全面:文档中对“而”字的用法分类非常详细,涵盖了代词、连词以及语气词等不同角色,并对“而”字在连接词组、分句时所表达的并列、顺承、转折等多种语法关系进行了明确的区分。这种分类结构为学生理解“而”字的多种用法提供了良好的框架。

  2. 丰富的例句:文档引用了多篇古代典籍中的例句,展示了“而”字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用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语法现象的应用。这些例句不仅来源广泛,还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等不同领域的作品,具有代表性。

  3. 细致的解释:对于每一类用法,文档都给出了明确的解释,特别是在连词部分,文档对不同情况下“而”字连接的词组、分句以及动作顺承关系的说明非常详细,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这些细微的区别。

不足之处与改进建议:

  1. 部分例句解释不够明确:文档中有一些例句的解释或分类标注不够明确,比如在“并列”与“转折”用法中,有些例句存疑,标注了“不确定是哪种意思”或“存疑”。这些标注可能会让学生感到困惑,建议在此类例句中增加进一步的解释,或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提示学生需要更多上下文的参考来做出判断。

  2. 虚词与用法区分不够明确:文档中对于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的区分解释不够清晰,学生可能会混淆虚词的词性(即辞典中定义的词性)与其具体用法(即“而”在句子中所表达的关系)。建议在此部分中强调虚词的词性是其在词典中的分类,而用法则是其在句子中连接词组或表达关系的具体表现。

  3. 总结部分不足:尽管例句丰富,但在总结部分对于如何归纳“而”字的不同用法,尤其是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的要求并不明显。可以在文档末尾加入更清晰的总结指导,提示学生如何从例句中提炼出“而”字的不同用法及其表达的关系,并加强对其虚词功能的总结性概括。

建议:

  1. 强化总结与引导:在帮助学生分析“而”字的使用时,不仅要提供例句,还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而”字在不同句型中的具体功能,特别是在高考中涉及的三分题中,更要加强学生对这些用法的全面掌握。

  2. 避免评估,仅限讨论:根据指令,提醒学生在作业中不涉及后续评分或评估,讨论应围绕资料进行,深入探讨学生的分析是否全面,帮助学生完善他们对“而”字用法的理解。

总结建议:

这份总结内容较为全面,但在某些例句和用法的区分上还需进一步细化。应引导学生通过对例句的讨论与总结,深入理解“而”字的用法。同时,提醒学生应关注虚词的词性和用法之间的区别,并引导他们认识到高考中相关题目的重要性。

不要太相信AI總結,課上隨時打斷我,一個個拿出來細聊。

emm,有个需要改一下,写的时候没注意,好不容易看见个和“下”连在一起的就放到那去了。
二、(四)的“①“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用(二)的顺承关系解释才对

1 Like

emm…关于不确定的二、(八).③“非诸侯而何”,想了想后个人感觉,比起词典里列出的解释, 把这个“而”字理解成“又”会更好一些,这个“而”在有递进的意思同时,还有一个强调的语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