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號
2622135
本週課上共讀分(必做)
一直在閱讀,偶爾有問題。20-25
《The Personal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David Copperfield The Younger》,《Воскресение》,《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Cien años de soledad 》四部小說的中文節選課文,都已一句話回復確認讀過了對吧?此刻回顧,閱讀這些小說,給你留下了哪些文本內容細節,對視角、細節、人物刻畫、敘事風格、敘事節奏、敘事結構、敘事意圖⋯⋯感受,整體陳述下吧
大卫科波菲尔,我觉得其中人物刻画十分到位,像米考伯先生,从外貌到神态有很强的反差,衣着破烂,却神态高贵,欠债颇多,却能由悲转樂,让人感到了人物的矛盾性。体现出米考伯先生的向上(不要脸)的特性。故事从第一视角出发,以我为出发点,感觉十分亲切。老人与海也是十分经典的现代小说,大肆展开钓鱼的情节无限放大描写,以悲剧结尾,体现不凡的精神,令人称奇。
閱讀論壇內《改我一字》一文,之後撰寫個人議論文,話題為:課文是否應該“有改動”。要求觀點清晰,論據充分。不要在網頁端寫,複製過來即可。
删改论
世界纷繁,信息冗杂,文字充斥其间,人们早已适应了文字带来的便利,但又不可否认其亦有弊端,不同文化,四海之间,文字表达亦不相同,那如何准确理解其中的意思?翻译成了一种手段,但如何翻译?是“风雨不改”,或者是适应浪潮,随波逐流?这成了现今社会的一大问题。
我想,在此“不懂的变通”倒是合理了许多,不因宗教,或情色而肆意更改,固守图书本色,为了解而生,不为求全,不为担心所谓“影响”而写,为更好体现特色而译,方为真理。
若说完全的翻译会导致,善恶交错,误导孩子,对于青少年来说无法辨别,造成恶劣的社会风气等我想这便有点愚昧了,像是头上套了一个名为“纯洁”的袋子,力图让人被约束的喘不过气来。你说不洁,却营造一种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而书本洁净无比的反差,一种强烈的割裂感,除了让孩子们陷入迷茫,惊叹学习与生活如此大相径庭,进入社会,像温室的花朵初见微风,不抚欲折,让这所谓的“爱”的教育,亲手塑造了一个同样套着袋子的人,无所适从,木讷不堪,只是重复着相同的话之外毫无作用。同时翻译也正是为了了解异域风情而生,为适应本国国情,和教育方式大肆删改,岂不背道而驰,故步自封?失去其原有的风味,让人觉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或一说不如随便一点达到“可”,既内心认可又社会认可,折个中,中庸不也挺好?我想也不是,人物的塑造大多都体现在这些删减中,如《套中人》 契诃夫对于套中人的删减就并非十分合理。他将大量地对于別里科夫的形象刻画给删去,让这个人物变得扁平化,也丧失了很多的文学性和艺术性,使他不再真实,他的欲望,他的情感,他的顾虑全部被舍弃,这让文本的内涵有所下降,同时批判的力度也被削弱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硬生生把自己的血肉分离,成了一句行尸,不免让人深思。
所以真诚而又大胆的翻译吧,挑选并非是翻译们该做的,应该让所有读者自己深思,都试着去阅读,冲破思想桎梏,自我疗养,健全。
高考默寫72篇本週進度
正在功利性的整理期中考试必背,跪了
論語或紅樓,本週讀了點啥
又去读了论语前五章,以备期中。
本週自評總分(填空)
50
Last edited by @wby 2024-10-20T17:30:45Z